蕭蘧大概知道陳誠的想法,但他學不來。蕭氏身上揹負的東西,太重了。幾百年世家傳承,固然帶來了
極大的助力,同時也產生了很多難以言說的負擔。
陳誠可以瀟灑地讓子孫不出仕,但他做不到。不但不能這樣學,相反還要更進一步:下個月長春節(今上生日),蕭家十五娘要為聖人獻藝。
黛娘入宮這麼多年,連個一男半女都沒生下來,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到底是聖人對他們有所忌憚,還是什麼別的原因,蕭蘧想得頭都痛了,卻依然沒什麼頭緒。
「明瑞,臨朔宮到底修到幾時,你可有所耳聞?「蕭蘧招呼兩位子侄坐了下來,問道。茶已經煮了起來,水汽氤氳。
茶道精絕,一茶、二水、三器、四火。茶是湖州紫筍,皇室貢茶,品質極佳。
煮茶之水是雪水,這是唐代風雅之士的最愛。白居易就曾有「融雪煎香茗"之詩,陸龜蒙還有「看煮松上雪」之句。蕭家這壺茶,用的便是後院林間的落雪來煮。
煮茶之火其實很多。有用松木的,即「松火夜煎茶」;有用竹的,即「燒竹煎茶夜臥遲」;還有「掃葉煎茶摘葉書」(落葉),「石炭煮茶遲」(煤炭)等。
但蕭氏這種豪門,豈能那麼「俗」?任何有煙、有異味、無火焰等燃料都不能用,只有精挑細選的木炭,文火慢煎,才符合他們的要求。
在這一點上,邵聖的享受也比不上這些豪門世家——在草原上時,聖人甚至讓人用牛糞煮茶。
茶具方面的差距就更大了。
蕭蘧這套茶具,共有二十四件,包含生火、盛水、盛鹽、煮茶、飲茶、清潔、儲藏等各類器具。
每件都由名家打製。比如煮茶用的鼎,天下以龍州、舒州最為出名,這個鼎就是前龍劍節度使趙儉送的。
飲茶用的茶碗,天下以邢州、越州出名,後者稍勝之。蕭家飲茶的器具,便是越窯名品「千峰翠色」,價值不菲,吳越錢鏐所贈。
能蒐集全一套頂級二十四件茶具,即便是公卿世家也不容易。
「二哥,目前在建的寶華、勤政、仁德三殿修完之後,可能還有。」蕭茂用很確定的語氣說道:「府城西面這一帶,聖人已讓人覓址建亭臺樓閣,水泊竹林,宮室多半也少不了。」
蕭茂是德宗朝駙馬蕭升那一房的,與蕭遘、蕭蘧兄弟離得有些遠。但蕭蘧如今已是宰相,刻意拉攏之下,蕭茂與他的關係倒是近了不少。
「唔....」蕭蘧一聽,心中大概有數了。
蕭茂、蕭疊二人對視一眼,都有所猜測。
「哎呀,我來晚了。「剛剛沐浴完的十五妹提著裙襬快走了過來,嬌笑著趕走了僕婢,親自煮茶。
只見她有條不紊地操作著整套茶具,直如行雲流水一般,讓人眼花繚亂,偏偏還有一種獨特的韻律美感。
邵樹德即便貴為天子,在享受方面,比起這些富貴人家,依然有著極大的差距。他的袍服破了,縫補一下接著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