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歲諸軍皆敗,史將軍算是打得不錯的了。雖未能解圍貝州,然亦未大敗失地。”楊利說道。
“此番大喪師徒,又如何?”司空頲追問道:“有罪不罰,這還打什麼仗?”
楊利不與他多話,朝羅紹威說道:“大帥,這會正是精誠團結的時候,萬勿做那親者痛仇者快之事。否則,悔之晚矣。”
羅紹威頻頻點頭,似乎贊同他的看法。
司空頲見狀,知道不能太過火,頓時也不說話了。
“走吧,去都虞候司。事已至此,須得群策群力。”羅紹威長嘆一聲。
通往都虞候司的路上到處是武夫。
有人看到羅紹威,便啐了一口。任何軟弱、無能之輩,都會讓人瞧不起,尤其是河北這鬼地方。
羅紹威繼位以來這一樁樁一件件事,讓人大失所望,雖然未必全是他的責任。
有人定定地看著,神色間似乎有些茫然。很顯然,打了這麼久的仗,他們明白僅僅靠魏博一鎮之力,可能難以迴天了。
當年與朝廷相抗,好歹也是瞅準諸道兵馬之間的積怨,以及對兔死狗烹的恐懼,借力打力。如今夏賊上下一體,領兵大將也不是藩鎮節度使,竟然沒有下嘴的地方,讓人很是惆悵。
有人懶得管羅紹威,自顧自抱著刀槍曬太陽。投降非我願,打又打不過,也就得過且過,寄希望於萬一了——興許晉兵、趙兵就殺過來解圍了呢?
羅紹威將眾人表情盡收眼底,心中漸漸有了數。
經歷此番大敗,魏博武夫的態度似乎分化了啊,沒之前那麼強硬了。
這個時候,他又有些後悔了。
臨清、莘縣兩大集團,足足兩萬人馬,覆滅得是不是太草率了一些?是不是做得有些欠妥?
司空頲也將羅紹威的表情盡收眼底。
這個主公,膽小又衝動,心志還不堅,變來變去沒個定性。這般心志,你玩不起魏博這盤棋啊!
早早解脫,本是正理,可別再左右搖擺了。
不過他也不擔心。一會到了都虞候司,他就又會清醒過來了。
******
都虞候司內氣氛沉默。
諸軍收縮退卻,程公佐、梁懷瑾、尹行方、王元武、陳元瑜等將都在城內。
方才吵嚷一通,沒吵出個名堂,此時便閉嘴不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