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 第二十章 朝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章 朝會 (2 / 3)

從當年11月開始,運河委員會開始不斷論證,然後在別的山頂挖一條小規模的運河做實驗,前後搞了很久,歷時十五年,每年都有上萬名工人辛勤工作,最終建起了一百座船閘,讓圖盧茲直通地中海。

工程最難的部分就是圖盧茲到加龍河段,運河上升206英尺到山頂,然後在山頂航行3英里,再下降620英尺到達地中海——就難度而言,比方城口大多了,事實上後世南水北調,根本懶得修船閘,直接開挖方城口,讓運河穿過去。

越嶺運河的船閘只是一部分難點,另外一大難點是如何蓄水。即船隻進到閘門裡後,閘門關閉,你需要從上面放水,不斷抬升水位,讓船隻順利開進山頂的河段。毫無疑問,這是需要大量水的。

法國人的辦法是在山頂修建人工湖,並從其他地方引水至湖內蓄水,同時減少通航的次數,即讓船隻集中在一起過閘、抬升,過完後再放水,儘量減少水的流失。

趙克裕提出的辦法也是這個思路,修建船閘其實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蓄水,這需要實地考察,看看具不具備這個條件。

反正這是一個長期工程,前面多花時間論證,別像趙二一拍腦袋,挖到方城口時,發現前方地勢漸高,過不去。法國人為了過那個山頂,修了足足26座船閘逐級抬升水位,再逐級下降,花費是非常大的。

方城口或許不用建這麼多道船閘,但花費一定也小不了。邵樹德決定嘗試一下,但不是現在,眼下先搞論證。

趙克裕心滿意足地離開後,李延齡又來了。

“殿下,大朝會之事……”李延齡說起來一臉氣憤,道:“宰相朱樸聽聞我在管司農寺這一攤子事,便令我準備朝會所需料食,聽聞要賜宴,還要遍賞百官。”

司農寺下轄諸倉以及諸多園池,有奴僕種地,本身有相當產出,因此有負責朝會、祭祀供給的任務:“凡朝會、祭祀、供御所須,及百官常料,則率署、監所貯之物以供其事。”

朱樸找事實上的司農卿李延齡,倒也沒錯。只是——他們為何這麼理直氣壯?

“殿下,這狗——這皇帝也太不曉事了。”李延齡越說越生氣,道:“倉皇東奔,要啥沒啥,換個人都害怕小命不保,他倒好,居然主動折騰起來了。我現在才明白,當初殿下不願摻和長安之事,是多麼地正確,唉!”

邵樹德聽了也有些頭疼。是不是自己太客氣了?

賜宴倒罷了,國朝列聖都很喜歡賜宴,大家坐在一起,吃吃喝喝,山呼萬歲,然後領些賞賜回家。

《鎮妖博物館》

這個制度起源於太宗時期。當時國家草創,收入不豐,百官俸祿也少,因此太宗經常舉行宴會,邀請文武百官赴宴。宴會上賞下諸多財物,變相給人發獎金,皆大歡喜。

今上哪來的錢?發賞賜,說得輕巧!

“上林令可找著繼任人選了?”邵樹德問道。

“找著了。蔡州成使君次子成乂,原在陝州當倉督,我將其要了過來,擔任上林令。”李延齡回道。

司農寺有點類似後世中儲糧、國資委、辦公廳、招待所之類的集合體。本身有幾個大倉庫要管理,同時在東、西二都的禁苑內有田地牧場果園,在宮城大內也有園池,每逢朝會、祭祀,他們要提供自產的糧肉、果蔬,官員的一部分糧祿,也是由他們發放。

上林署是其下屬機構,主要就是管理兩京禁苑的農業產出,以備祭祀、朝會需要,尚食局進獻給皇帝的日常食物,也由其提供材料。另外,冬天在地窖裡儲冰,仲春後慢慢取用。

“著成乂從神都苑園池內取些窖藏冬菜,孳生鵝、鴨、雞、彘之屬,也酌情供給。聖人第一次開大朝會,就隨他吧。”邵樹德說道。

話雖如此,但心中不爽是肯定的。

邵樹德不是很確定,歷史上傀儡皇帝與權臣之間的衝突,是不是由這些小事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一開始權臣都是忍讓的吧?到最後小皇帝蹬鼻子上臉,矛盾激化,實在忍不了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