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固然要有,雜兵也必不可少,甚至需要更多。已經抵達虢州的陰山蕃部、河西党項之流,今後會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戰場上。
河源軍、積石軍與天柱軍待在一起,剛出硤石,未至石壕。
只有攻下石壕、乾壕、胡郭三地,前路才會豁然開朗起來。
李唐賓沉下心來,在幕僚遞過來的命令書上簽字用印。
……
羽檄飛馳,信使很快抵達了一處幽深山谷之中。
谷外遍佈暗哨,剛一靠近就被發現了,驗明身份後,信使被帶進了谷內。
夕陽晚照,給谷中的林木、山泉染上一層紅霞。
谷中搭起了不少帳篷、茅屋。部分軍士在和衣休息著,還有人在照料馬匹、保養器械,不過都儘量不發出聲音。
牧草被收集了起來晾乾,作為馬料儲備。
大宛苜蓿這種東西,在靈夏本地被大面積種植,是優良的牲畜飼料,馬也很喜歡吃。
大帥這一招,還真是神來之筆,等於憑空多出了不少馬料,一年可以割三到四茬,生長極快,產量賊高。
只可惜雜草還是太多,擠佔了不少牧草的生長空間,若遍地是牧草,那就能和在草原上一樣,來去如風了。
“白將軍,有軍令傳來。”信使遞過了兩封密件,道。
“辛苦了。”白珪從地上坐起,隨後一愣:“怎有兩封?”
“不知。”
“帶這位兄弟下去休息,一會送他走。”白珪吩咐了一下,隨後拆開密件檢視。
一封是經略使李唐賓寫的,意思很明瞭,同意了他和高仁厚提出的作戰方案。
兵力就這麼點,地勢還這麼複雜,不用點非常手段,怕是很難開啟局面。
另外一封讓白珪看得精神一振,妹妹找人代筆寫的“家信”。
白珪反覆看了三遍,最終小心翼翼地收了起來,嘴角已經有了笑容。
自會州投奔大帥以來,白家打拼多年,終於看到曙光了!
妹妹的姿色,其實只能算秀麗,還不識字,以至於幾年來一直只能當個侍女。大帥興致起來了,偶爾寵幸一番,惜未能生下一男半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