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野心?這是不可能的。
當初與朱全忠爭奪滑州的事情可還沒過去幾年呢,不過人家全忠手快一步,搶先進城。若天平軍兼併了義成鎮,那朱全忠能不能發展得這麼快,可就很難說了。
可惜世上沒有如果。
“朱帥,吾觀天平軍將士甚銳,然兵少,實不宜野戰,為何還要主動出擊?”酒過三巡之後,封渭主動問道。
朱瑄瞟了一眼在座諸人,除朝廷來的一夥外,其餘都是自家心腹,便道:“若困守城池,坐看汴軍擄掠,會惹得將士輕視。都是本鄉本土的人,誰還沒個親朋好友,誰還沒置點田地,一次兩次還罷了,若次次如此,人家跟你作甚?即便不降全忠,也會換個人上來。”
這是實在話了,封渭點頭,隨即舉起酒杯,道:“昔年鄆兵入涼州,為國戍邊,足堪敬仰。今日汴軍侵攻,毫無道理。靈武郡王當不會坐視,早晚與諸位一起討滅全忠。”
朱瑄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道:“敢問靈武郡王有多少兵馬?”
韓全誨默不作聲,封渭直接道:“不下十五萬。”
朱瑄與幕僚、部將對視,都有些驚喜。
十五萬大軍,那可不比與全忠開戰前鄆、兗、徐三鎮少了。
元和年間,朝廷給此三鎮定下的軍額加起來不過九萬人。事實上遠遠不止,當在十萬以上。秦宗權鬧起來後,各鎮飛速擴軍,三鎮總兵力已經膨脹到十五萬以上。
吳康鎮之戰,時溥以三萬衙軍為老底子,又拉起了四萬雜七雜八的兵馬,總計七萬步騎,以抗全忠。
打到現在,四五年過去了,三鎮精銳主力盡喪,這會多是收攏的散卒潰兵,招募的新人,戰鬥力和當年不可同日而語了,規模也相差太遠。
谷朔方軍竟有十五萬之眾?這個訊息讓朱瑄有些震撼。但隨即又冷靜下來,朔方軍的地盤他有些大概的瞭解,各州縣相隔遙遠,蕃人眾多,怕是不那麼好統治,至少一半兵力要拿來鎮守各方,去掉留守靈州的,真正能抽調出來打仗的還不到一半。
最主要的還是太遠了!
朱全忠可以憑藉水系調兵調糧,速度極快,這等於憑空多出了很多兵力,每次打你都以多打少,軍隊戰鬥力還強,裝備極好。河南四戰之地,交通便捷,航運發達,這本是劣勢,便於敵人侵攻,但如果你夠強,那就是優勢,方便侵攻別人。
朔方軍能出動多少人打朱全忠?
“靈武郡王何時出兵討全忠?”朱瑄下首一位幕僚接到主公示意,出言問道。
“諸位。”封渭清了清嗓子,見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了過來,方道:“聽聞泰寧軍、武寧軍皆有兵至,而今該做的是統合各路兵馬,以守為主。不是要爾等困守城池,守中寓攻,攻中寓守,利用地形、城池、堡寨、河流消耗汴軍銳氣,儲存己方實力,如此方為正道。我不知兵,諸位都是兵法大家,自然比我懂該怎麼做。陝虢那邊,得到訊息之後,定有大軍東出,威脅河南府,全忠聞之,就沒法全力進攻了。此中,或蘊藏著勝機。”
在封渭看來,朱瑄、朱瑾、時溥這幫人賭性太重。
朱瑾帶三萬大軍強攻汴軍,更有大隊騎兵猛衝汴軍步兵之舉,這不是喪心病狂是什麼?輸急了眼了,什麼也不顧,就想著馬上翻盤,最後“單騎走免”,又怪得了誰?
朱瑄這次,得到河東、泰寧、武寧援軍,信心大增,竟然打算主動出擊,與汴軍野戰。
不愧是堂兄弟,和朱瑾有什麼區別?都寄希望於野戰出現奇蹟,比如突然颳大風,汴軍處於下風,飛沙走石;或者發大水,沖垮汴軍部隊;甚至於汴軍自己犯低階錯誤,野戰潰敗。
這就是不負責任的賭!越賭越輸,最後賠得一乾二淨。
邵大帥就不賭,沒有把握乾脆不決戰,和你耗,牢牢把本錢攥在手裡,不讓你用小機率事情翻盤。
二朱、時溥,本錢不多了,該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