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 第二十八章 回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八章 回軍 (2 / 3)

楊復恭父子被搜檢了出來。二人竟然沒勇氣自殺,讓人輕視不已。沒說的,綁起來移送興元府,交給大帥處置。而大帥,多半會將其械往京師,交由朝廷治罪。

邵樹德是在二十三日收到訊息的,此時他正在集州過夜。

他看了會戰報,頓時有些頭疼。

此番出征以來,死傷的軍士可不少啊,算上蕃部,接近四千人了,就算其中有部分傷員能迴歸,但一年支出三萬多斛糧食的撫卹是肯定免不了的。

一斛糧食,與一匹雜絹的價格相差無幾。三萬多斛糧食,就是三萬多匹雜絹。

而收穫呢?趙儉奉上兩萬緡錢、六萬匹絹,這些絹換算成雜絹,以靈夏的物價,就認為是十二萬匹吧,這是一次性收入。

以後每年還會奉上三萬緡錢、五萬匹絹,雖然不知道能持續幾年,姑且算是每年都有吧。山南西道,怎麼著也得奉上同樣的財貨,這還是看在諸葛大帥的面子上沒有多要。

好吧,還是剩了不少。但其實最大的收穫,還是今年的養軍開支由關中、鳳翔、山南西道的百姓承擔了,一年下來節省了幾十萬緡錢、幾十萬匹絹,這才是大頭。

養軍不易啊!但不這樣養軍,又維持不了戰鬥力。高戰鬥力,需要高額的軍事開支,挺符合能量守恆定律的。

“大帥,韋昭度已至南鄭。”趙光逢走進了房間,稟報道。

“韋昭度是要入蜀了。”邵樹德揮了揮手,讓正在給他揉捏肩膀的趙氏小女孩停下,說道:“洋州那些神策軍,多半都要入蜀。兩萬人呢,陳敬瑄可頂得住?”

“多半頂不住。”趙光逢說道:“朝廷旨意,在蜀地還是有點分量的。不需要一城一地打過去,很多時候是傳檄而定。”

這就是朝廷大義的好處了!大唐這塊牌子,在南方還是吃得開。北方諸鎮,多多少少都和朝廷對著幹過,對皇權沒那麼敬畏,朝廷大義就不太好使了。

“朱玫移鎮的事情,韓全誨有訊息傳過來了嗎?”

韓全誨目前在洋州那邊監軍,畢竟乾死楊復恭父子比收復通、壁、開三州更重要。甚至站在朝廷的立場上,這三州收復不了才好呢,他們才有拉攏的機會。到時候給你整個巴南防禦使,噁心不噁心?

“北司那邊基本沒問題,但南衙諸位宰相意見不一。”

“哼!某才剛從長安旁邊路過,就這麼不長記性?如今諸宰相都要判三司的吧?直接和他們說,如果不同意我的要求,山南西道就不給朝廷大軍過境。今後蜀中貢賦,讓他們自己想辦法繞路轉運。有本事船運出川,走夔峽、山南東道、金商這條線,看看李侃、趙德諲、李詳三人好不好說話。”

趙光逢低頭不語。

“趙隨使,某覺得,你還是跑一趟長安吧。南衙那些朝官,別看一個個功名在身,有些時候,還沒那些中官辦事牢靠。某就兩個要求,第一,罷武定軍、置隴右鎮,隴右節度使蕭遘不變,鳳翔節度使為折宗本;第二,邠寧節度使交給……”

說到這裡,邵樹德沉吟了好久,最後才道:“定難軍供需使李延齡任邠寧節度使。”

“大帥要不要再兼一鎮節度使?如今天下,已經有朱全忠、李侃二人身兼兩鎮了。”

“還是算了吧。如今定難、朔方、振武、天德四鎮,大小事務,某一人操之,與玄宗朝的朔方節度使何異?”邵樹德笑了笑。他是非常苟的一個人,只重實利,虛名方面過得去就行了,沒必要過分追求。

數月前進薄長安,如果真的強行索要,一個王爵弄不來嗎?一人身兼朔方、河西、隴右三鎮節度使不可能嗎?只是沒這個必要罷了,整得和安祿山一樣,成為眾矢之的,只是自尋煩惱。

“大帥,某今晚便啟程。”趙光逢說道:“事情宜快不宜遲,省得朝中再生變故。”

“何必急於一時?”邵樹德伸手攔了攔,然後道:“趙姝,給趙隨使倒茶。對了,你們還是親戚吧?”

趙光逢有些尷尬,道:“都是天水趙氏,然不是一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