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 第十七章 山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七章 山民 (2 / 3)

等朱全忠統一河南,恢復了當地秩序,再想弄人可就沒那麼簡單了。趁著現在局勢崩壞,不狠狠撈一把,就枉為邵大帥了。

“大帥,大通馬行報今年以來已招募了兩千八百餘戶河南百姓,是否還繼續安置在靈州?這些人,應已至綏州了。”陳誠詢問道。

“繼續放靈州吧,百姓還是少。渭州新得之地,恐有反覆,不宜遷民屯田。”邵樹德說道:“今年所得之外鎮民戶,悉置靈州,充實戶口。”

“遵命。”

“靈州,怎麼也得有個五萬戶,才算圓滿。”

“那這渭州之事?”

“遣人告誡,等楊悅打完再說。”

******

蘭州以東的崇山峻嶺之中,兩群人正在激烈搏殺。

一方人數約四百,其中半數披甲,器械精良。有一隊甚至手持長柄陌刀,如牆而進,勇不可當。

另一方人數約五百,甲具稀少,器械也很一般,被打得節節敗退,後面十餘人,甚至已經打算開溜。

勇猛的一方自然來自義從軍了,其中披甲的正是橫山都重甲步卒。全部四百人皆出身橫山党項,祖祖輩輩生活在千溝萬壑的山裡,早就適應了當地的環境,即“多土山柏林”。如今到了蘭州以東的連綿丘陵上,基本還是主場作戰,優勢極大。

後世宋人曾詳細描述過這些橫山党項山民:“西賊有山間部落謂之‘步跋子’者,上下山坡,出入溪澗,最能踰高超遠,輕足善走……又步兵之中,必先擇其魁健材力之卒,皆用斬馬刀,別以一將統之,如唐李嗣業用陌刀法。”

《韓世忠墓誌銘》中評價:“北方之俗,壯士善騎健馬,披鐵衣數重,上下山坡如飛,矢刀不能傷。”

披著幾重鐵衣還上下山坡如飛,這體力確實相當不錯了。而且身材高大,幾近兩米,同時吃苦耐勞,忍飢挨餓,價效比較高。

邵大帥能將他們招致麾下,也是沾了媳婦的光——當然這是開玩笑,靈武郡王“邵扒皮”之名,党項諸部還是頗為畏懼的。不過他賞罰分明,一視同仁,也不歧視橫山党項,自然有各部勇士願意效力。

反觀吐蕃人,他們平時其實不上山,都在山下放牧。牧民和在山裡種田、打獵的山民,本質上不是一回事。這會到屯兵山上,不過是為了據險而守,讓定難軍知難而退罷了。

但他們似乎失算了。野利遇略、沒藏結明二人總共帶了數千山民,大部分都是入了衙軍籍冊的軍士,裝備有了,紀律有了,算是補上了最弱的一環,如今殺起羅圈腿的牧民,大佔上風。

山地,自然有山地的打法,你不適應,自然要被人教育。眼前的這撥吐蕃兵,人數上還多了一百,但眼看著就要支援住了。

“殺!”橫山都的陌刀手牆列而進,重重劈下,對面的吐蕃士兵頓時躺了一地。有一些還死得特別慘,直接被天生神力的陌刀手劈掉了半個肩膀,血湧如泉,慘不忍睹。

無獨有偶,在另一處山間,一夥義從軍士趁夜攀爬上一處陡坡。吐蕃人有個寨子設在上面,駐兵三百餘,俯瞰一條山間穀道。但凡有大軍透過,他們可從山上放下滾石檑木,同時居高臨下射箭,威脅極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