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下載八零電子書全文> 第二十八章 當面(為盟主公子青衫加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八章 當面(為盟主公子青衫加更) (3 / 3)

這一路兩萬多人由盧懷忠為指揮使。

潁水一線部署的主力部隊就更多了,計有經略、定遠、歸德、護國三萬多人,另有來自河陽、河南府、河中府的各一萬土團鄉夫,總兵力六萬餘人。

天雄軍屯於襄城,天柱軍屯於郟城,兩軍共一萬七千步騎,外加來自慈、隰、陝、虢四州的總計兩萬土團鄉夫,充作二線預備隊,隨時可以增援一線。

洛陽幾乎沒什麼部隊了,只有河南府州兵四千餘人以及新調來的天德軍蔡松陽部,這兩支部隊暫時不能動,需要彈壓地方。

赤水軍範河部屯於罌子谷、洛口一線,總計八千步騎,外加一萬名來自河陽的土團鄉夫。

當然我們不能忘了下半年過來的三萬帳蕃人,他們被徵調了三萬多步騎,已經分批南下,未來將充當攻堅主力。

李唐賓原本是想吸引龐師古主動攻入汝州的,但如今看來人家不上當,慫得很。那就沒辦法了,只能將主力調上前線,與賊相持。

整整十五萬大軍拿來對付梁人的龐師古集團,其實兵力上的優勢並沒有多大,雙方的精銳主力人數相仿,湊人頭的部隊人數也差不多。無非夏軍這邊馬多,機動力強,同時戰略態勢好,故看似佔了上風罷了。

當然龐師古如果只能看到洛陽行營的這些人,那他就白吃那麼多年軍旅飯了。

你瞎啊,看不到折宗本的兵馬?

契苾璋的飛龍軍造成了多大的麻煩還用說嗎?他們一人兩三匹馬,四處搞破壞,偏偏又不殺人,只襲擊倉儲及轉運隊伍,讓人很頭疼。而且還趕不走,深入蔡、陳,離淮水北岸的白狗、新息二城也不過是騎馬不到兩天的路程,有時候只需半日就能回去,你說他們會因為耗盡補給而堅持不下去?那不是扯淡?

調集大軍來圍剿,首先根本沒有兵,其次人家就希望你調集軍隊來圍剿。一萬多騎馬步兵,你馬沒人家多,幾千騎兵外加幾萬步兵根本圍不住,只能驅趕,或者學朱珍當年設伏、誘敵或者派人詐降入夥,如此才能啃下他們一塊肉。

洛陽之戰,飛龍軍直撲空虛不設防的汴州腹地,導致梁軍兵力被調來調去,最終大敗,損失慘重,這個教訓還不深刻?

再者,折宗本還出動了威勝軍兩萬餘人,淮寧軍還有上萬人渡河北上,累計快二十萬兵馬了,你是多有自信你的兵力足夠?

這就是一場實力懸殊的大戰。發展多年,夏軍能夠動用的兵力從幾萬人變成十萬,再變成十餘萬,現在快二十萬了,而梁軍的兵越打越少,數量上早就居於劣勢了,龐師古可不敢自大到認為己方兵多,勝券在握。

“你們這些人啊,擔心這擔心那,把我整天束縛在後頭,如何才能建立功勳?如何才能服眾?”邵承節當然很清楚前線的兵力部署,事實上從小到大的兵略並不是白學的,但他依然很不喜歡。

服眾,對一個軍頭之子來說極為重要。

這不是古來其他王朝。驕兵悍將的存在,使得軍頭的繼承人必須要有足夠的威望,不然就會有野心家試圖挑戰你的權威。或者即便不挑戰,人家看不起你,陽奉陰違,也會讓很多事情難以做下去,效率大大降低。

說到底,經過一百四十年的藩鎮割據、武夫當國,這已經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沒有道德,沒有底線,沒有共識,缺乏約定俗稱的規矩,什麼權威都敢挑戰,能壓住別人的只有武力和威望,這才是現實。

“糧草點計、分發、輸送之事,段參軍多費心了。”邵承節說道:“我要到襄城去看看。”

段凝無語,但也理解世子的苦衷。這世道,誰都不易啊!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