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章 馴化 (2 / 3)

但這些錢糧是金仙觀的,除觀主、玄翠女冠拓跋蒲可分潤好處外,其他人都是要幹活的,比如儲氏、蘇氏、解氏以及新來的江氏、盧氏,甚至就連張全義的小女兒,年歲不大,也要幫著撿拾柴禾。

這會在給海甜菜澆水的就是解氏和江氏,一個是解賓之女、張全義的長媳,一個是江從頊的妹妹。

“花娘以前可幹過農活?”解氏看她笨手笨腳的樣子,問道。

“沒有。”江氏聞言,眼睛都紅了。

壽州土皇帝家的女兒,深受父兄寵愛,又怎麼可能下地幹活?別說她了,嫂嫂盧氏出身書香門第,更不可能幹活了,而今卻要洗衣做飯,苦不堪言。

“那多用點心吧。”解氏不客氣地說道:“海甜菜,大王十分看重,說此物可產糖,可造福百姓。”

海甜菜(Beta vulgaris )原產於地中海沿岸,後來向東傳播,進入到了亞細亞、阿拉伯。這其實是一種比較原始的野生甜菜,可能和最初的版本有些不太一樣,經歷了人類的初步馴化、培育,根莖中的含糖量有所提高。但比起後世培育出的甜菜的含糖量,還有很大的差距,還需要不斷提純、固化某些特性,進一步育種。

植物的馴化、培育,一直以來都是農學生工作的重點,為此還在靈州建立了規模不小的植物園,專門儲存收集的種子,同時進一步優選優育。

王屋山這邊,很可能要開建第二個植物園,畢竟這裡的氣候與靈州不一樣。

不同氣候、土壤環境下,育種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因此這是非常必要的。

“是。”江氏低著頭應道。

解氏見她可憐,也嘆了口氣,道:“走吧,去胡蘿蔔菜畦那邊看看。”

說罷,二人一前一後,到了另一處菜畦邊。

胡蘿蔔也是從西域胡商那裡買來的。

這其實是一種古老的“人造”植物,祖先源自歐洲的“野胡蘿蔔”和地中海區域的“巨胡蘿蔔”,經過人類長期栽種培育後,誕生了新的品種,就是如今的“胡蘿蔔”,在西亞一帶被廣泛種植。

胡蘿蔔其實剛種下。這種植物喜歡冷天,一般在七八月種下,冬天收穫。春天開種也不是不可以,但長勢不好,收成不高。

靈州已經有一部分百姓開始種胡蘿蔔了,這玩意相對耐乾旱、耐貧瘠,產量賊高,一畝地收個幾千斤不在話下,且冬季還在生長,能提高土地利用率——最絕的是,種胡蘿蔔不太需要治蟲,在沒有農藥的年代,這可真是無與倫比的巨大優勢了。

與甜菜一樣,胡蘿蔔也是非常優良的牲畜飼料。

這兩種農作物,邵樹德打算在中原慢慢普及,造福天下。

老百姓願意喊他“邵聖”,可不僅僅是因為他能打勝仗,最主要的原因恐怕還是邵聖真的極大改善了人們的生活,至少在吃飯這件事上,大夥都承邵聖的情。

民以食為天,能解決或者部分解決吃飯問題,這貢獻和聲望,可不是什麼其他東西能比的。

這就是邵樹德一直在追求的“不會消失”的東西。

你發明蒸汽機,沒有存在的土壤,它會如同隋代的水車一樣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但三茬輪作制這種高效率的農業生產方式不會消失,因為人人都會用。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