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逢對李璠動手了。”邵樹德將牒文遞給陳誠,隨後又看向邵承節,道:“吾兒覺得李璠可會就範?”
邵承節想了想,道:“就範如何?不就範又如何?阿爺,不是有大軍在陝虢麼?李璠不願就範,儘可殺之。”
邵樹德不意兒子竟然這麼殺伐果斷,有些驚了,故意道:“李璠有數千兵馬,若據城而守,陝州三面孤絕,便是圍攻一年也攻不下,則何如?”
“可將他騙出來。離了巢穴,便是一武士亦可縛之,阿爺何憂也?”邵承節認真地說道。
邵樹德噎住了。兒子這樣,老父又喜又憂。
陳誠在一旁察言觀色,見邵樹德神情複雜,便插言道:“恭喜大帥了。世子有勇有謀,趙司馬之策,我可沒透露過,全是世子想出來的。”
“二郎可真讓我驚喜。”邵樹德笑道:“制住李璠後,陝虢軍士如何處置?”
“給他們發賞就是了。”邵承節說道。
“僅僅發賞就行了嗎?”邵樹德追問。
邵承節愣在了那裡。
他還小,經驗也不太足,不知道善後處理一件事情所涉及的複雜細節。
“二郎好好聽著。”邵樹德清了清嗓子,道:“李璠僅僅是李璠,他就是一個人罷了。為父真正要處理的,並不是李璠,而是李璠背後的保義軍。藩鎮之基,不在節帥,不在幕僚,不在衙將,而在於關係盤根錯節,紮根州郡百餘年的武人集團。這次如果處置了李璠,而不處置保義軍,那麼將來還會有張璠、崔璠之流冒出來。”
邵承節認真聽著。
“成德王氏世襲幾代人,看著威風,可王鎔若敢觸動成德武人的利益,被殺沒商量。魏博六州,節帥更是軍士推選,衙兵殺節帥如屠豬狗。換將帥易,去藩鎮難。”邵樹德循循善誘道:“可若不除藩鎮,為父難以安寢。便是我能壓住,將來百年之後,你可能壓住?一旦國中有亂,數鎮連橫,割據造反,其他藩鎮也不會聽你命令,只會作壁上觀,左右騎牆,討要好處。所以,必須除藩鎮。”
邵承節似乎有些懂了,小聲道:“那外翁和舅舅……”
“住口!”邵樹德變色道:“以後不準提這些,便是在你娘面前,也不得胡言亂語。”
邵承節臉色有些白,低頭道:“兒知道了。”
陳誠咳嗽了一下,道:“世子未雨綢繆,也不是……”
邵樹德瞪了陳誠一眼,道:“有想法沒錯,可若不知輕重,恐毀我邵家基業。我如何放心將這副擔子交給他?”
“其實——”邵承節鼓足勇氣,說道:“舅舅想讓我娶表妹,阿孃一口回絕了,還賞了錦娘不少器物,時時讓她入宮陪伴。”
“錦娘?”邵樹德一愣。
“大帥,錦娘便是朱叔宗嫡女。”陳誠介紹道。
“唔……”邵樹德點了點頭,臉色有些緩和,道:“有些事,只可在我父子之間言談,切忌外傳。陳長史亦可多多請教,萬勿急躁操切。”
“兒知道了。”邵承節應道。
見室內氣氛有些凝滯,陳誠哈哈一笑,道:“我出門看看,韓全誨這廝怎還沒來。”
邵樹德輕輕頷首。
良久之後,輕輕摸了摸兒子的頭,嘆道:“創業難,守業亦難,吾兒當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