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是一個交通節點。
從這裡向東,可以走崎嶇的洛南道至陝州。
向南又有兩條線路,一者南行九十里至商洛縣,然後向東南走九十里至武關,出關就是鄧州。
另外一條路線是南下至上津縣,然後到均州,乘船下至襄陽。
邵樹德當然是走第一條路線了。
出武關抵達鄧州內鄉縣的時候,已經是正旦了。
軍士們領到了一張記名票據,這是正旦的賞賜,一人兩匹綏州絹、兩緡錢。沒人不滿,因為迄今為止所有票據都兌現了。如果他們不幸戰死,家人還可補領賞賜。
陳氏的心情莫名地好了起來,再也不是那副淡然的性子了,坐在馬車裡時,經常掀開窗簾向外張望,似乎這裡的一草一木,都能勾起她的思鄉之情一樣。
唯一的不滿,大概就是漱口不太方便。
在內鄉停留了五日,還是為了等輜重隊伍。
商山道太坑了,輜重隊伍綿延出去十餘里,不過總體而言還是比他當年前往興元府時走的道路要寬闊一些,應該是朝廷花了大力氣整飭的。開山修路,一次就徵發役徒十餘萬,“死者其半”,而歷史上還不知道徵發了多少次。
停留期間,他接見了杜洪派來的使者周通。
周通奉上了一份禮單:金銀器百件、銀五千鋋、錢十萬緡、絹二十萬匹。
當然這僅僅是禮單,財貨還在運輸途中,不過沒人擔心會有什麼變故。
杜洪的投靠不可能瞞得了任何人。他當年“陰附”全忠,不還是搞得天下人皆知。王卞“陰附”樹德,最後也大白於天下。有些事,不可能瞞得住的,更何況後面還將派部隊進入安州助守。
這些事情,自然有陳誠手底下的人負責商談,邵樹德只需知道最後結果便可以了。
乾寧二年正月十一,大軍抵達鄧州理所穰縣,折宗本親自前來迎接。
“拜見外翁。”一番寒暄見禮之後,邵承節來到了折宗本面前,規規矩矩地行禮。
“外孫子長得如此雄健英武,將來定是沙場健將。”折宗本也很多年沒看到外孫了,乍見之下十分欣喜,拉著承節的手不放,笑道:“我看朱全忠諸子,皆豚犬爾,如何比得上我家英胄?”
“恭喜折帥。”
“恭喜令公。”
“世子真乃俊傑。”
“世子身上流著折家血脈,自然勇武。”
“若再娶個折家表妹便好了。”
折宗本帶來的諸將紛紛拍起了彩虹屁,其中不少人本來就是折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