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管民事,自然不知道。”偰元助雲淡風輕地說道:“過幾日我會去一趟庭州,遍行諸縣,督建校舍,招募生員。最遲明年初,就會有大批教諭、博士從中原過來講學。”
“那……那就扣除此部分開銷。”阿啜說道。
“其實還有一部分開銷拖不得。”偰元助說完,廉祐咳嗽了下,道:“聖人昨日撫慰諸軍,問落雁、奉國二軍將士,此地如何?來自遼東苦寒之地的靺鞨、女真、契丹、奚人皆言此為好地方,比草原強,故有一部分人願落籍高昌。”
又是聖人!阿啜的氣焰已經完全消失了,只見他站直身子,仔細問道:“此軍籍耶?民籍耶?”
“自然是軍籍。”廉祐說道:“聖人慾組建安西鎮軍,員額初定為六千。”
話說大夏有禁軍,有州軍,在某些重要的邊塞之地,還有鎮軍。
鎮軍待遇不如禁軍,但比州軍強,現下總共有五鎮。
陰山一帶,一鎮駐豐、勝,步騎萬人;一鎮駐柔州,八千人。以新泉軍全部、忠武、淮寧二鎮撤藩時挑選的藩鎮兵精壯,外加新兵組成。
青唐一帶,一鎮駐鄯州附近,最初有五千人,多為梁懷瑾從博州招募的信得過的魏博武人,後又在博州、澶州新募三千兵,擴充到八千人,現在則有一萬步騎,因為加入了陝州院、鄆州院送過去的兩千新兵。
燕山一帶,一鎮駐濡州,初七千人,後擴充至八千五百;一鎮駐媯州,初六千人,現七千五百。他們的老底子是原效節軍,即在魏博名聲極差的叛兵與原河中藩鎮兵,後加入了部分陝州院、靈州院的新兵。
三大集團總共4.4萬邊鎮軍士,現在的戰鬥力肯定是不如禁軍的,但未來怎麼樣則很難說。整不好,百餘年後,大夏王朝的武力擔當就是這些人了。
即將組建的安西鎮軍算是第四個集團了。
邵樹德初步打算是在各路雜牌中招募願意到這邊安家的武夫——這事不能強迫,至少也要半引誘半強迫——他摸了摸落雁軍、奉國軍的底,發現來自苦寒之地的人更能接受西州。
這是好事,但安西鎮軍不能全由他們組成,還是得來源多一些才行。
考慮到伊州、西州這兩個東疆正州——後世新疆如果細分的話,可以分為南疆、北疆、東疆三部分,吐魯番、哈密便是東疆——農業底子很好,故安西鎮軍第一鎮的駐地將選在高昌,輻射附近的伊、庭二州。
至於再往西面如何,邵樹德還沒看到,況且他也不覺得那些久經戰亂的地方,條件比東疆好到哪去。也許潛力不錯,但潛力是一回事,當下的實力又是另一回事。
“聖人的事要緊。”聽偰元助、廉祐這麼一說,阿啜有點慫了,語氣也柔和了很多,只聽他說道:“辦學是好事啊,鎮軍更是要事、大事,咱們合計一下,商量著來吧。”
偰元助、廉祐又相視一笑。
豎子,還治不了你?大家都是梅錄,不分高低。將來理蕃院若成為中書省、政事堂一樣的機構,大夥還要同朝為官呢,還是做人留一線的好。
三人看完官田之後,又檢查了一下倉庫,然後回到城內,坐下來盤點還有多少牛羊馬駝,入冬前是否能養好膘,明年夠不夠支援軍需之類。
總之,一個小朝廷在磕磕碰碰的磨合之中,慢慢運轉了起來。
明天白天有點忙,剛好趕出來一章,先更新了。
第二更可能要晚上七八點,或八九點。
以後儘量在陽間時間更新,也不知道能持續多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