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章 言傳身教 (3 / 3)

邵樹德對商業的態度十分開明,甚至主動推進其發展。

兒子、孫子的觀念,也由他從小培養,對商稅這一塊,自然是十分重視的。

王朝初期開了好頭,有時候就形成慣性了。

“最後,朕還想談談西域商社。”邵樹德教完孫子,又把目光投注在儲仲業身上,說道:“與安南商社頭兩年差不多,現在還在虧。”

“陛下……”儲仲業有些委屈:“西域商社現在只有商屯,招募人手、採購農具、牲畜、種子,平整荒地,開挖溝渠,花銷極大。這都是為了配合疏勒楊帥和北庭符帥,若非這兩事,本不至於經營得這麼磕磕絆絆。外頭有些商隊,名義上去西域商屯,實際是去掠奴的,故大發其財。但西域商社沒法這麼做啊……”

“好了,朕沒有怪你的意思。”邵樹德笑道:“符存審的奏疏中,可是大大褒獎了西域商社。你們在天山北麓商屯,產出數萬斛糧食,幫了大忙了。”

北庭方面多出來的糧食消耗主要是安西第五鎮——雙河鎮軍及其家屬的安置。

同光元年及二年,北庭新增一千府兵及兩千雙河鎮兵。

同光三年,因為商屯較為得力,前期安置的民戶也逐漸有了產出,又增雙河鎮兵四千人,算上家屬,一共兩萬,分駐雙河鎮、葉河守捉、東林守捉三地。

如此一來,雙河鎮已經有六千兵。其中雙河(今博樂)駐軍兩千,黑水守捉、西林守捉、葉河守捉、東林守捉四城各駐兵一千,算是把北庭西半部分的防禦體系給粗粗完善了——鎮兵主要來自橫野、平盧、落雁、廣捷四軍。

今年會繼續增設鎮兵,遷移其家人,開銷仍然要靠商屯來支撐。所以,西域商社確實是顧大局的,邵樹德也深知他們的貢獻,故不會太過看重其前期收益。

國企嘛,有時候必然要承擔政策性虧損。政治利益排在商業利益之前,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儲仲業聽邵樹德這麼一說,心下稍安,立刻表態道:“陛下,今年只要戶部及時支付錢款,西域商社可扭虧為盈。”

邵樹德聞言沉默了一會,道:“行吧。三年了,如果還不賺錢,恐失朝廷信譽。今年不要盲目招募人手擴耕,先把賬弄好看一點。”

說完之後,他又看向孫子,道:“阿狸需知,這些商社固然是一件非常趁手的工具,但也不能往死裡用。很多事情,需要權衡利弊,多方考慮,不能由著性子來。阿翁一向信奉有錢大家賺,即便貴為帝王,也不能太貪心,太肆無忌憚。剋制,記住了,剋制是一項美德。”

“知道了,阿翁。”邵修守輕聲說道。

儲仲業在一旁聽得感慨連連。

聖人在說這些話的時候,並不避著他,足見信任。而聖人的理念也讓他感佩不已,他老人家從來不吃獨食,什麼好處都會拿出來分潤,這就讓大夥很有幹勁。

帝王的偉力在於集眾——儲仲業想起了女兒曾經說過的一句話,這顯然出自聖人之口了。

說穿了,就是人心向背。

皇孫如果能深刻理解這個道理,大夏的基業將十分穩固。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也必然過得十分舒服。

想到此處,他悄悄瞄了一眼皇孫。或許是心理作用吧,唔,果有大帝之資。

這也正常。無上皇帝言傳身教的嫡長孫,能差麼?

“基本就這些事了。”邵樹德放下賬本,看著內務府一干人等,道:“渤海商社不用操心,安南商社已步入正軌,西域商社今年也翻身有望。再穩個一兩年,待到同光五年或六年,想辦法把雲南商社開辦起來。就這樣吧,若無事,卿等自可退下。”

“臣遵旨。”眾人紛紛應道。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