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活動中,府兵黃泰最出風頭,每箭必中,得意洋洋。
在中原的時候,就為了這些活動,有些人可以練很久呢。
“你是哪家的部曲?射箭有幾分火候了。”活動結束之後,黃泰走到一人身前,問道。
“張~黑~狗。”此人不會說官話,但主家的姓名還是知道的。
黃泰忍俊不禁,笑道:“張黑狗也是你叫的?這樣也好!張黑狗射術一般,但人長得五大三粗,披上重鎧之時,當真神鬼辟易。今後上陣,他在前面頂著,你在後面偷冷子放箭,一定能大殺四方。”
部曲用茫然的眼神看著他。
黃泰也不以為意,從兜裡摸出一包葡萄乾,扔給了他,道:“你萬勿自暴自棄。有這等身手,立功等閒事耳。而有了功勞,你便不用當部曲了。好好練。”
府兵出征,並不一定是孤身上路。
食水、甲具、武器等等,很多行李。有時候一匹馱馬還放不下,需要兩匹馬來載,這個時候往往會帶一個部曲上路。
前唐之時,有府兵自己不想出徵,甚至會讓部曲代行。這些部曲,多多少少有一定戰鬥力,是高度軍事化的百姓。
驅儺大戲完成之後,隊伍回到村中。
這個村子還是比較講究的,十戶府兵湊了些羊,從商徒手裡換回七八頭豬,當場宰殺。
殺完之後,讓各自的部曲過來分肉,還給了點葡萄酒,並囑咐他們,一定要在祭完灶神之後才能吃。
部曲們不太瞭解這種習俗,只能互相打聽,互相學習,弄清楚細節之後,歡天喜地地拿著肉酒回家了。
漢風唐韻,就這樣一點一滴地進入了蕃人的生活。所謂同化,不外如是。
******
“昔如來闡教,多依山林,今此僧徒,多戀城邑。”焉耆同光寺內,兩位小吏看著新起的寺廟,盡皆無語。
他們是來巡查的。
朝廷給了安西道諸寺免稅的特權,且劃撥了一部分土地,但並不代表不聞不問。
“龍七郎,中七畝、次五畝、桃半畝……”兩人感嘆完,開始對賬。
“龍十三,中九、次七,桃二樹一……”
“合剌,中八、次六,桃二畝廿四步……”
“奴罕……”
“中”就是中田的意思,“次”即下田。
“桃”為“蒲桃”,就是葡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