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下載八零電子書全文> 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四章 國人會議(月票加更3) (2 / 3)

雖說今年天氣還不錯,才四月上旬,牧草就已返青一半以上,但黑城子中儲備的糧草、牛羊數量依然十分有限,河西党項人來得多了,確實不好辦。

“把人都引到烏德鞬山腳,讓他們自己搭帳篷。”封藏之在一旁說道:“讓野利太子家的領頭人過來見我。”

“遵命。”邵贊華翻身上馬,傳令去了。

******

四月初七,南邊傳來訊息,聖駕已至鸊鵜泉。

這個地方向北十里,就進入磧口了。最多再有一個月,聖人就會抵達黑城子。

而這個時候,河西党項陸陸續續來了十餘部,各有十幾人到幾十人不等,盡數安排在了烏德鞬山東麓。

四月十五,新任太常寺丞李守信、光祿寺丞楊詔聯袂抵達黑城子,安排各種接待事宜。與他們一起過來的,還有以書畫郎張素卿、翰林學士楊凝式為首的一干人,會盟儀式已經進入實質性籌備階段。

四月二十,河西党項幾乎已經全部來齊。

又過數日,就連遼東的諸部酋豪也來了。他們幾乎橫穿整個草原,累得夠嗆——歷史上阿保機從遼東打到豐州,用了幾個月時間,但少數人趕路自然用不了這麼久。

四月二十六日,聚集在黑城子的諸部酋豪及其隨從已有數千,各種服飾、各種口音,直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封藏之、蕭敵魯、李守信等人也忙得腳不沾地,他們與磧北草原上最著名的薩滿烏魯克一起,商議會盟程式。

“草原上最後一個帝國是回鶻,其典制通行各部,會盟儀式當以此為基。”李守信說道。

說完,他看了眼烏魯克,這個與回鶻神話傳說中的巫師同名的薩滿。

烏魯克回以微笑,道:“甚好。其實最早自匈奴起,磧北草原上就是這麼做的。按照漢人的說法便是祖宗法度。”

“那麼還請大薩滿略略講解一下。”李守信說道。

“好。”烏魯克說道:“如果用漢人能理解的說法,便是召開‘國人會議’……”

烏魯克講解得很詳細。

“國人”就是“貴人”的意思。因為遊牧經濟的特殊性和傳統家產製的觀念,自匈奴以來,草原上實行的就是分封制。

可汗需要滿足治下每個地方勢力、部落集團的需求,以換取這些地方勢力首領對可汗的效忠和追隨。匈奴單于、突厥可汗、回鶻可汗皆是如此,沒有例外。

國中大事,可汗同樣需要與這些代表地方勢力的貴人們商議。

以匈奴為例,貴族們一年三次集中於王庭,召開“庭會”,商議國事。這三次是固定會議,如果遇到突發事件,單于會派人通知,臨時加開會議。

參會人員包括薩滿巫師、單于/可汗的親族、地方貴族。

貴人/國人會議的權力是很大的,因為草原帝國絕大多數的人口控制在貴族手裡,可汗只不過是最大的那個貴族罷了。

前唐之時,曾有過郭子儀單騎退回鶻的故事。當時回鶻軍隊內有五位於越(宰相),郭子儀依靠自己的老關係和個人魅力,說服了他們,令于越們對僕固懷恩的話產生了懷疑。因此,即便軍事主帥堅持進攻,但五位於越召開國人會議,做出了退兵的決定。

國人會議做出的決定,高於一切,比單于/可汗的命令還要高。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