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八章 汗王 (1 / 4)

樂遊塬之上,旌旗獵獵,馬兒嘶鳴。

太子邵承節也帶著一干東宮屬眾前來打獵。

過來的人不多,計有太子詹事、貝州人崔協、太子賓客、長安人韋說、太子洗馬、邛州人梁震、太子通事舍人、邕州人鍾允章等,武官只有一位,即太子左衛軍指揮副使安重誨。

這些人職位雖高,但為時人所嫉。

邵樹德冊立太子之後,太子立刻組建自己的班底,但他軍中有人,文臣卻不多,於是從投靠他的進士中選拔人才,充任各職。

這些人,可謂一步登天,不知道被多少人嫉妒。但看他們安之若素的模樣,似乎也不在乎其他人是什麼看法,兀自圍在太子身側,輕聲交談。

“燕王在雲南,縱橫捭闔,頗得人心。”崔協說道:“聽聞西洱河諸蠻對其服服帖帖,大理、昆州諸事也打理得井井有條,遠近聞之,鹹以為能,太子須得注意一番。”

韋說奇道:“燕王不是要就藩雲南麼?”

崔協搖了搖頭,道:“你還真信啊?便是真想留在雲南,聖人一紙詔書,也就喊回來了。”

韋說遲疑了下,道:“燕王軍略如何?”

“以前看不出來什麼。這次雅州之戰,自成都南下,數百里馳援,以身為餌,已經賺了武夫們一波好感。”崔協說道:“守城期間,數次親臨城頭,鼓舞士氣,隨後又兵進雲南,總督各部滅國,並非庸才。”

“臣請太子注意燕王。”鍾允章聽了一會,心中憂慮,道。

在這個國家中,廣義上能被稱為君的,一共只有四人,即皇帝、皇后、太子、太子妃。其他人,即便是後宮嬪御,也是有品級的,都是臣。

“諸王之中,確實就燕王威脅最大了。”崔協道:“臣亦請太子注意燕王。”

諸王之中,燕王是嫡子,而且看得出來不是那種混吃等死的人,威脅確實大。聖人明明只是不太放心李唐賓,讓燕王掛個主帥的名而已,誰能想到他自己給自己加這麼多戲?

學韓王不好麼?在遼東領兵時,征討之事皆付于禁軍大將,自己只負責用下印鑑,這才是沒有野心的皇子。

至於趙王,雖然趙貴妃被追封為明獻皇后,但威脅可比燕王小多了。

唐代宗時,太子為李適(德宗),太子生母沈氏在戰亂中失蹤。代宗追封獨孤貴妃為皇后,貴妃所生之子韓王李迥半點機會都沒有,無法威脅太子的位置。

說到底,還是同為折皇后所出的燕王威脅最大啊。

“我家兄友弟恭,哪有你們說得那麼嚴重?”邵承節聽得煩了,眼一瞪,說道:“本來沒有事,全是你們這幫人天天胡說八道,無風也給掀起浪來。”

“太子!”韋說急了。

“太子還請三思,萬勿掉以輕心。”崔協看了一眼四周,見都是自己人,壓低聲音道:“防人之心不可無啊。前些時日,聖人在含涼殿宴請長和國降人,席間有人說起燕王南征以來的一樁樁舊事,聖人龍顏大悅,笑謂‘此子類我’。”

崔協這話說得很毒。

“類我”這種話,很多人說過。

劉邦曾說太子“仁弱,不類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