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下載八零電子書全文> 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九章 第二次科舉改革 (2 / 3)

聽完陳誠

的話,邵樹德仔細想了想。

「可以加進去試試。」只聽他說道:「考五道,通三即可。」

具體通幾道,其實也是有說法的。畢竟錄取名額有限,通三道是及格,五道全對也是及格,但在選拔之時,還是有區別的。五題對三題,只表明你不會被當場黜落,究竟能不能考上,也不一定。

「策論不用改了,但考試題目需要更加切合實際,比如黃河治理、草原貿易等等,這兩年的題目就很好。」邵樹德說道:「如此,雜文、帖經、対義、策論,一共四場考試,題也不多,兩三天便可考完。」

「是。」群臣齊聲應道。

「最後,朕決定,將一年一考,改為三年一考,錄取員額不變。」邵樹德又道。

此話一出,大夥稍稍有些震驚,但其實也在他們意料之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夏已經漸漸不需要那麼多官員了。

在最開始的時候,邵樹德為了拉攏文人,又是讓依附自己的蕭遘等人收卷子,接受考生投靠,又是提高錄取員額數目,狠狠刷了一波文人的好感。

一般而言,這都是自己人。

大夏開國之後舉行的科舉考試,錄取的進士更是自己人。

但現在出現了一個問題,即朝廷控制的地盤越來越大,剩餘尚未控制的州縣越來越少,對官員的需求已經沒那麼大了,那麼適當降低錄取人數,也就成了必然。

一年一考與三年一考,是三倍的差距。

當然,你也可以降低錄取人數。比如去年錄取了七十人,你可以降到二十餘人,但邵樹德覺得這樣太折騰。每年都考,第一年沒考上的學生直接就住在京城不回家了,如今甚至有在洛陽、北平住了十年之久的外地士人,實在有些誇張。

還不如改為三年一考,明年三月沒考上的,麻利點回家,兩年多後再來。「諸位師長可有意見?」邵樹德說完,看向眾人,問道。

「陛下聖明。」陳誠帶頭回道。

「陛下聖明。」其餘幾人也陸續回道。

失望麼,肯定是失望的。他們還好天下士人肯定更加失望。但說實話,現在就剩南方和西域一些地方沒打下了,讓你們去那當官,去不去?很多人怕死,多半就不去了。

那就別嘰嘰歪歪!

邵樹德只關注武夫們的情緒,文人的統戰價值,就當前而言,遠遠不如武夫。而經過今天這麼一番商議,考試內容及流程大致也定下了:

第一場雜文考兩道題,詩賦歌論表箋疏等多種體裁中隨機抽取兩種,考察你的寫作能力。其中,表、箋等更是標準公文寫作格式,作為預備官員,肯定是要精通的。

寫得文辭通順即可,但你最好有點文采。考官也是人,在錄取名額一定的情況下,文采好的肯定更能博取好印象,關鍵時刻或許就發揮作用了。

第二場帖經,邵樹德有點猶豫是不是增加幾道題,畢竟題目越少偶然性越大,但最後決定明年還是考五道題,對兩道即可—這是客觀題,有標準答案的。

第三場對義,考五道經義解釋,算半主觀半客觀題,對三道才算合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