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州城西的大營內,緊張的交接正在進行。
關內道州軍都指揮使李柏帶著大批兵馬,從北城開赴西城,接替防務。
佑國軍軍使丁會剛剛接到命令,匯合鐵林軍符存審部,向西入井陘。
丁會是“文化人”,當然知道這份命令意味著什麼。
井陘這個地方,可真是河東咽喉之一。
秦始皇十八年,攻趙,王翦下井陘。
三十七年,始皇崩於沙丘,秘不發喪,又從井陘抵九原。
韓信擊趙,亦下井陘。
安史之亂時,河東、河北軍隊亦反覆進出此通道。
這麼一個“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李左車語)的咽喉要道,居然讓人隨意進進出出,實在不應該。於是,唐肅宗乾元年間於井陘置承天軍(今娘子關西南),算是將這個咽喉要道給堵上了。
要從井陘入河東,必過承天軍。那麼問題來了,晉兵讓你過嗎?
“軍使,聖人既有令,通關當無礙。如今河東這個樣子,守軍多半也無鬥志,半推半就降了也不稀奇。”副使孔勍走了過來,說道。
“你說得也有道理。”丁會說道。
手底下滿打滿算就一萬兩千人了,實在不想再起戰端。如果能和平解決,那真的再好不過。
本錢,誰都不會嫌多的。
“接應使到!”遠處馳來十餘騎,領頭一人赫然便是剛被任命為井陘承天軍接應使的符存審。
“丁將軍!”
“符將軍!”
二人相對見禮。
“兒郎們可已集結完畢?”符存審馬鞭遙指已在曠野中列好陣的佑國軍武士,問道。
“佑國軍皆在此間了。”丁會答道。
“那就請丁將軍揀選精銳為先鋒,晝夜兼程,趕往承天軍。”符存審下令道。
“孔勍!”丁會也不猶豫,直接喊道。
“末將在。”
“你領兩千精兵,當先開道。”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