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年間,更是被包圍夏州,全靠死守熬退對方,引以為傲的騎兵在後唐步兵面前一敗塗地。
我要接續上漢人的這種自信,讓包容、開放的風氣延續下去。
宰相當眾跳舞又如何,女人打球狩獵又如何,或許人的天性本就如此,被禮教束縛禁錮的社會並不正常。即便這樣的社會可能不如禮教森嚴的社會秩序穩固,但邵樹德樂意見到,他喜歡。
十二月十六,大軍抵達沂州理所臨沂縣。也就在這個時候,魏博使者、幕府行軍司空頲又來了。
******
沂州當治水、沂水匯流處,位於沂水西岸。東南一百一十里是羽山,又一百二十里至海州理所朐山縣。
這裡其實已經出了山,至平原河谷地帶,故地形開闊,一望無際。
三萬大軍分佈四周,浩浩蕩蕩,威風無比————突將軍已開往棣州,打算教訓一下盧彥威,龍驤軍因為剛剛大整編,還打不了硬仗,故被帶在身邊,邊走邊訓。
停留沂州期間,照常處理公務。
一般的事務,洛陽那邊就過濾掉了,發到這邊的都是大事、要事。
比如明年三月開大夏第一屆科考,需要最後確認。
比如新泉軍五千五百人被改編為緣邊鎮軍,邵樹德親賜名陰山第一鎮、第二鎮。
前者駐防豐州北面的高闕等塞,有舊關城可資利用。陰山南麓一部分土地被劃分出來,作為公田,招募人員耕種,所得作為鎮兵收入的一部分。
第二鎮屯於柔州北境,開春後便徵發民夫築城,丈量、統計附近可資利用的農田、草場,作為公田。
另外,豐、勝、參、柔、朔五州開始改革,推行府兵制。一個折衝府兵額定為千人,暫設二十個折衝府,豐、勝二州佔絕大多數,參、柔、朔人煙稀少,作為輔助。
府兵一丁授田一百五十畝,如果父子俱在兵籍之上,那就是三百畝,在邊疆地區非常不錯了,有充足的經濟實力讓他們脫產訓練————同時他們也是免稅、免徭役的,簡直可以說富足。
如果部曲也招募齊了,這就是有采邑、農奴的騎士老爺,毫無疑問。值得一提的是,推行府兵制的邊疆州縣,也是有職業兵的,即鎮兵。不過人數較少,戍守關城、要塞,抵擋住敵人第一波的侵襲,給後方調發府兵爭取時間。
第一鎮核定的兵員數量為八千餘人,第二鎮約五千人,光靠新泉軍是不夠的,於是從忠武、淮西二鎮兩萬多兵馬中揀選願意去北方的兵士八千,發給田地、牛羊,許蓋屋舍。
當然也有很多人不願意去北方,那就遣散了,沒說的。
義從、赤水二軍及直隸道州兵已經動員了起來,開往汝州,隨時準備鎮壓————淮西、忠武二鎮兵馬目前屯於汝州。
總體而言,串聯叛亂的人是有的,不過都沒需要動用大軍,樞密院的人帶著護衛就將他們捕殺了。
淮西兵相對聽話,忠武軍的精兵早就被抽得七七八八,剩下的人翻不起大浪來。
不過還是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