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章 天津橋 (1 / 3)

天津橋已經修建完畢了,邵樹德親至現場參加典禮。

橋位於尚善坊北,橫跨洛陽,直通皇城。居住在外城的官員們上朝,多半要經此橋,故非常重要。

尚善坊也是定鼎門東第一街的最後一坊了。該街計有六坊,即明教、宜人、淳化、安業、修文、尚善。

尚善坊也是達官貴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因為離皇城近,上朝方便。

到了此時,因為區位優勢,依然是炙手可熱的住宅區。

薛王業宅,本太平公主宅,重建後被邵樹德賜予長女邵果兒,這是讓親生女兒都豔羨的豪宅。

右驍衛大將軍阿史那忠宅,重建後賜予梁漢顒。

他們夫婦在尚善坊竟然有兩座宅邸,可謂隆遇。

次女邵沐今年十七歲,馬上要成婚了,也得了一座宅子,即武三思宅,正在建設中。

東都留守、都防禦、都押衙兼都虞候、正議大夫、檢校太子賓客張君之宅被賜給了北衙樞密使契必章,同樣是重建的。

隋故大將軍永康公李藥王舊宅也在清理,打算建好後賜給高仁厚。

達官貴人的雲集,以及龐大人口對商業運輸的需求,使得天津橋的修建成為了重點工程。

事實上天津橋只是個統稱。

洛水在此分為三股,中間是主河道,河面上架有石橋,曰“天津橋”。

北側的分叉河道曰“黃道渠”,河面上的橋叫做“黃道橋”。

南側的分叉河道曰“皇津渠”,河面上的橋叫做“皇津橋”。

三座橋統稱天津橋,但其實是分三段修建的,河中央的沙洲之上還修建了涼亭,供行人休息。

在國朝初年,天津橋是洛陽著名景點之一,有“天津曉月”的說法。大橋兩側,商船泊滿了碼頭。河岸之上,來自各處的商人熙熙攘攘,店鋪鱗次櫛比,十分繁榮。

如今天津橋是花費大力氣重建了,但兩岸荒草妻妻,明顯不如當年,還處於毀滅後的緩慢甦醒之中。

新天津橋為拱橋,材料為石頭、磚瓦、木料。

這座橋其實一年多前就開始設計了,之所以需要這麼久,還是邵樹德“多事”。

他要求將橋建得很高,橋拱變大,沒有現成的樣式可供參考,這讓長安來的工匠們大傷腦筋。

而且,邵樹德特別要求,一定要有“設計方案”,並呈遞給他看。

造個橋要設計方案這種事,真的很少見到,至少工匠們聞所未聞。他們不會畫圖,不會寫字,只知道幹活,怎麼辦?

到最後,還是國子監參與了進來。雙方一起設計,搞了一份方案出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