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下載八零電子書全文> 關內、河東之間渡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關內、河東之間渡口 (2 / 3)

渡口向西,進入沙漠、草原,至榆多勒城。

向南、向北接入豐勝驛道、麟勝驛道。

渡河向東,有驛道經朔州通往雲州,東南行,可經草城川進入嵐州地界。

三、合河關

蔚汾河匯入黃河之口南岸。今山西興縣境內,唐代合河縣北。

這個渡口在唐代就比較重要了,是關北、河東間的交通要道之一,居然設了館驛。

碼頭大小、水手規模、船隻數量等都要多出很多。不要覺得是個渡口都一樣,根本不是一回事,碼頭的吞吐量是關鍵。

18、19、20世紀,登陸戰都是一場噩夢。玩過鋼鐵雄心的都知道,對登陸作戰是有巨大的懲罰的,現實中也一樣。亂哄哄的人員,四處堆放的物資,彷徨的心情,永遠不足的運力等等,敵人都不用半渡而擊,放你過河又如何,只要沒整隊完畢,照樣輕鬆打崩。

基本上,只要守渡口的不是智障、弱雞,哪怕守軍兵力遠少於渡河的攻方軍隊,也能輕鬆取勝。

合河關渡河向西,介入麟勝道。合河關向東,經蔚汾關,可至嵐州,總共二百多里。

四、孟門關

綏州(綏德)東一百三十里、石州(離石)西九十五里的黃河東岸。

東岸置孟門關、孟門鎮,百步之外就是石州定胡縣縣城。

從這個架勢就可以看出,這個渡口十分重要。

確實,此關/津為開元十三中關之一,有館驛。孟門關有守兵不算,還專門加設一個孟門軍鎮,額外駐兵。東面百步外就是縣城,還有輪戍的土團鄉夫,架勢確實很大。

這個渡口為什麼規模這麼大,地位這麼重要呢?

因為他配套的驛道體系不得了。

向西接上了橫山北麓的東西向大驛道,沿途有綏、夏、宥、鹽、靈五州,再接上通往河隴、安西的道路。

向東,經石州、汾州,通往太原。

北宋時此渡口仍在用,曰伏落津,對岸是綏州鐵茄關。

五、永和關

延川縣東四十里、永和縣西六十里的黃河東岸。

開元七下關之一,對岸是延州延水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