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快!準備乾草、豆子。”
“草要鍘得短一點。找個機靈點的人來,盡給我添亂呢。”
“會不會洗刷馬匹?誰把你招來的?”
黑矟軍所過之處,各縣忙得雞飛狗跳。
河中一府四州,地域不小,人口眾多,對夏軍的觀感也不太一樣。
晉絳兩地,因為被滲透控制多年,加上百姓中軍屬比例很高,因此被視作基本盤。
河中府就要差很多了,但到了眼下這個情形,有識之士都明白,這裡被吞併掉已經是無法避免的事情。
普通百姓沒那麼多見識,懂得也少。但被軍亂這麼一嚇,老實了不少。尤其是那些與河中衙兵有關聯的百姓,心態比起幾年前有了不小的變化。簡單來說就是期望變低了,更接受現實了。
而這種期望的降低,很顯然是在經歷了一個痛苦的過程後的產物。這個過程對他們而言是不堪回首的,重稅、重勞役、頻繁的兵役、軍亂搶劫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但如果不經歷這麼一個過程,他們又不可能接受現實,不可能接受外來人的統治,簡直就是一個無解的死結。
黑矟軍這麼一個“大胃王”過境,對每個地方都是一個不小的負擔。若放在以往,配合肯定沒那麼順當的,但這次都默默忍受了,並且主動提供便利,由此可見在經歷了數年之後,河中這個藩鎮已是瓜熟蒂落,納入直領水到渠成。
“又得一鎮。”夏三木親手洗刷完自己的坐騎,把韁繩扔給親兵後,笑道:“河中、陝虢、河陽三鎮,穩穩包著河東,洛、汴安枕無憂矣。”
身邊的將校們聽了也很高興。
他孃的,殿下怎麼還不稱帝建制?我等早就望眼欲穿了。
“還得把晉人打回去。”都虞候馬嗣勳笑著走了過來,遞上一份軍報。
夏三木看了看封口和印鑑,確保無誤後開啟閱覽。
馬嗣勳退往一旁,靜靜等待。
“晉兵先鋒已至絳州。都頭有令,我部即刻北上,至浮屠鎮。”夏三木將軍報一收,道。
浮屠鎮是民間俗稱,其實就是隰州大寧縣,武德二年更名。
隋仁壽四年,楊諒造反,遣將吳子通於此築城,橫絕蒲州道。
眾人早有預感,蓋因盧懷忠的命令一道接一道,讓他們快上、西進,與主力匯合。此時讓他們孤軍北上,也不是不可想象之事。飛龍軍就經常幹這種迂迴敵後的事情,金刀、黑矟二軍又如何能免俗?
“軍使,賊兵來了多少人?”馬嗣勳忍不住問道。
慈隰二州並不富裕,而且剛被晉軍搜刮過,若他們被重重圍困於敵後,可是要出大事的。
“匡霸、飛騰、萬勝、銀胡簶四軍,計有兵萬人,可能還有一些臨時徵來的慈隰鄉勇,總有兩萬上下吧。”夏三木說道:“此為前軍,賊人還有主力大隊,由康君立統率,眾不下四萬,至今位於何處,還很難說。根據拷訊來的訊息,賊眾主力在嵐、石之間,先鋒已至石州。”
“此訊可準?走得這麼慢?”丁煒有些不信,問道。
“大差不離。”夏三木煩躁地擺了擺手,說道。
事實上他也有些擔心,但盧都頭有令,還是得執行。
這次是抓住敵軍前後軍有些脫節的有利機會,爭取先吃掉敵軍一部。不然的話,數萬晉軍蝟集在一起,還真不好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