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下載八零電子書全文> 第五十六章 樞密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六章 樞密使 (1 / 3)

折宗本在汝州總共也沒待幾天。

看望了女兒之後,又與已經九歲的孫子折從遠聊了聊,得知小傢伙很喜歡在清暑宮讀書習武之後,非常滿意。

折從遠是第三代中最有希望的苗子。

自然,這是以折家的標準來看。八九歲的孩兒,長得就比別人大一號,學習軍略、武藝時,上手非常快,很有這方面的天賦。

文采方面略差。但在折家這種邊疆豪族看來,這根本就不是缺點。粗通文墨,能讀寫公文就行了,難不成還要會吟詩作賦?

不過折從遠在王府經名師教導,他姑姑折芳靄又抓得很緊,小傢伙已經能寫一些粗淺的詩,快趕上姑夫邵樹德的水平了。

折宗本雖然粗獷,但卻有邊疆豪族數百年來獨特的生存哲學。就草原風俗來說,把家裡出色的孩子送到大汗身邊,本來就是尋常事,這對孩子的前途也有好處。只要真的有才能,立功的機會是不會少的。而這個年代,缺的往往就是機會。

臨走之前,邵樹德與折宗本長談了一番。

“如今諸事草創,官職空缺甚多。南方暑熱之地,外舅年歲大了,怕是待不慣。打完蘄州,便回洛陽任職吧。”邵樹德說道。

折宗本心中一動。好小子,我磨蹭了好幾天,終於給我安排了啊。

“也罷。五十大幾的人了,有時候確實覺得力不從心。賢婿這邊事多,我便過來幫幫忙。”折宗本一口答應了。

邵樹德笑道:“藩鎮為國,有些東西也要調整。都虞候司,在藩鎮時代還能用用,一旦開國,就要改一改了。”

折宗本大概知道他要擔任何職了。

“代宗永泰年間,始置樞密使一職,到憲宗元和初,日趨完善。”邵樹德繼續說道。

樞密使一職,確實是代宗創設的。

安史之亂時期,軍國樞密多由宦官李輔國上奏,即“宰臣百司,不時奏事,皆因輔國上決”。代宗立,宦官魚朝恩因神策軍扈迎之功,權傾中外。代宗忌其權重,即設樞密使一職,以分朝恩之權,故於永泰二年拔擢內侍董秀為樞密使。

董秀擔任樞密使長達十二年,最終以交通南衙宰相元載伏誅——樞密使與宰相勾結,死是一定的了。

代宗之後,德宗繼位。德宗是有名的猜忌之君,歷任樞密使一直十分恭順,“未聞樞密使干政之事”。

但建中之亂改變了一切。神策軍的兵權就此易位,從文官那裡收走,到了太監手中。

憲宗年間,因為有了兵權,樞密院的機構不斷擴充,官吏從以前的借調變為常置。而擔任職務的官員的文化水平也不斷提高,比如掌財政出納的樞密院孔目官師全介、起草文書的樂輔政,他們都是宦官,但“皆通文翰”——穆宗時的樞密使楊承和不但辭藻華麗,還寫得一手好字,所撰《梁守謙功德銘》,後人因愛其字而不忍廢。

這個機構是越來越專業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