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章 講武 (4 / 4)

國朝素來只有州一級有醫學博士,靈夏諸州各有一人,相當於從九品下參軍事的俸祿。無醫學助教,現在要招募起來。

重整後,州一級的醫學教育開支是:博士一人,年俸144緡;助教二人,年俸156緡;學生四十人,年津貼240緡,總計540緡。

縣一級的醫學教育開支是:博士一人,年俸48緡;教諭一人,年俸24緡;學生二十人,年津貼60緡,總計132緡。

朔方十州三十九縣,州縣兩級醫學教育的總開始是10548緡,經學教育方面的開支要多一些,畢竟規模更大,是20154緡。

糧食方面,全鎮醫學、經學四千多名師生一年開支四萬多斛粟麥。

再加上逢年過節的福利、校舍修繕、教具開支等雜七雜八的費用,頗為可觀了。

教育,真的坑錢!

州一級所有官員,從刺史、別駕、司馬到底層的典獄、問事、市令、倉督,一年俸祿加起來,十州之地也不過四萬多緡,縣一級則是七萬多緡,差不多佔到了開支的四分之一左右——如果算上武學,這個比例還要更高。

財政黑洞,名不虛傳,少養了不少兵呢。

第二件亟待批覆的公文是有關在豐州大建水車的事情。

這事的起源在於邵樹德想做個實驗,看看靠利潤驅使的商業機構,能不能經營好一項新技術的生產、銷售以及售後維護。

豐州是一個理想的實驗地點。因為這裡平原雖然多,但很多地勢高於河面,自流渠甚少,且早已被開發殆盡。後續土地若想持續開發,非得大建提水設施不可。

但邵樹德還沒想好這個機構的盈利模式。難道向百姓收取用水費?他們願意交嗎?國朝似乎還無這個先例。

至於幕府撥款建水車給百姓用,這個模式首先被排除了,因為老百姓並未參與到這項技術的推廣、完善、維修之中,一旦政府力量衰退,水車這個東西很可能就要重現其歷史覆轍,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

先試一試吧,不行再想別的辦法。

第三件事,幕府支度司、互市司建議在州縣兩級招募算學博士,開班授課。

這件事的背景在於博覽會、清算銀行出現之後對算賬人才的爆發性需求。

靠挖朝廷的老吏只能解一時燃眉之急,終究還是得培養自己的人才。不然以後規模擴大了,光碟賬都是個麻煩事。

又特麼是教育開支!

邵樹德將毛筆扔在案上,無語了。

昨天還有人提議在州縣開農學呢!

經學、醫學、武學、算學、農學,這真是要掏空家底啊。那個,朝廷還有錢嗎?

7017k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