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離開後,邵樹德拿起《周書》看了會,蕭黛、裴貞一二女一前一後走了進來。
“卷子都看了?”邵樹德放下史書,問道。
蕭、裴二人目光碰撞了一下,意味難明。
“大王,文采都很不錯。有幾個策文寫得還算可以,但大部分人寫得都太空泛了一些。”蕭黛將幾份自認寫得不錯的放在邵樹德面前,一般的則放在旁邊。
邵樹德結果卷文,隨意翻看了幾眼。
這些士子,一般都缺乏實務經驗,寫的東西自然難入邵樹德的法眼。不過他主要看士子們看待問題、思考問題的方式,以及解決問題的思路。經驗,是可以慢慢培養的,但有些東西,對他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卻已經定格。
裴貞一在一旁默默看著。
她很不喜歡蕭氏,因為說到底她們是一類人。從家世身份,到行為舉止,到諸般才藝,甚至是魅惑男人的本事,幾乎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難分軒輊。
不過裴貞一有心理優勢,因為她替大王生了個兒子。在人丁單薄的邵家,這比什麼都重要。
蕭氏小騷蹄子,日夜被大王的雨露澆灌,還沒懷上,就等著在後面吃灰吧。
“今年便挑十個吧。這事——”邵樹德沉吟了會,道:“還是得讓崔昭緯來辦。”
蕭氏、裴氏都不意外。
崔昭緯名聲不好,有“奸相”之稱。但也正因為如此,其人可以說毫無節操,什麼事都肯辦,也容易屈服於外界壓力。
韋昭度、劉崇望、鄭延昌以及其他一些有名望的權貴,怕是還要稍稍矜持一下。與他們打交道,費時費力,還不如與奸相合作。
打定主意之後,邵樹德讓親兵喊來了盧嗣業,讓他擬一份私人信件,然後用印,送至崔昭緯府中。
十個進士名額,不多,吃相很好,邵大帥還是講究人。
當然了,也有不太講究的地方,那就是這十個人都要授官,且還不是低階朝官,而是比較搶手的地方官,比如畿縣尉。
今年大概有奉先、奉天、武功、盩厔四縣縣尉空出來,沒說的,先安排上。
雲陽縣縣令要致仕了,也安排上。
剩下五人,再安排在京兆府就比較扎眼了。華州、渭北、邠寧、涇原四鎮諸縣,每鎮找一個合適的職位給他們,最後還有一個名額,邵樹德打算分到鳳翔鎮,悄悄觀察下折家的服從度。
以上這些都是關中藩鎮,離長安並不遠,還是很受新科進士的喜愛的。
插手科舉考試,培植黨羽,邵大帥對京兆府的滲透與控制,可謂穩準狠。
沒考上進士的人才,邵樹德也不打算放過。地盤越來越大,對官員的渴求是從來無止境的,既然天下諸鎮都在上趕著給自己輸送人才,自然不用客氣。
處理完了這些事,邵樹德又見了這些士子一面,隨便挑了幾人說了會話,隨後便打發他們離去了。
兩位美人剛煮完一壺茶,王卞又來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