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二章 關鍵 (3 / 3)

“這就要看裴使君的手段了。”折宗本笑道:“不過以老夫看來,如今重點甚至不在襄陽,而在唐、鄧。”

“此真知灼見也。”裴遠亦笑道:“唐、鄧,實乃關鍵。”

……

大順三年七月二十九日,晴。

襄陽城中,人心慌亂,一日三驚。

自水師載著敗兵逃回漢陰驛後,數千人便亂哄哄地湧入了襄陽城。

留守襄州的趙匡明一邊遣人收容整頓,一邊遣使至各州、各縣,令其徵召土團鄉夫,整頓防務,做好決一死戰的準備。

趙匡凝唉聲嘆氣地回到了襄陽。

一路上他想了很多,到最後全是悔恨。

為什麼我要浪戰?穩紮穩打不好麼?

可惜世上沒有後悔藥賣,敗了就是敗了,這是事實,無法挽回。如今該做的,還是面對現實,收拾人心,整頓殘兵,不讓局勢繼續惡化。

“二弟,愚兄昨日找人清點了下庫藏,決定出錢十萬緡、絹三十萬匹,卑辭厚禮,換取折宗本退兵。”書房之內,趙匡凝找來了胞弟密議。

襄陽作為南方部分藩鎮上供財貨的中心節點,本身也是商業重鎮,財貨是不缺的。即便趙氏父子並不怎麼善於治理地方,但本身底子在那裡,拿出四十萬錢帛並不成問題。

“阿兄,若折宗本不願退兵呢?其有眾萬餘,甚至連具裝甲騎都有千騎,實力極為強勁。若鐵了心攻過來,大肆劫掠地方,咱們也擋不住啊。”趙匡明說道。

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憂慮的地方。

折宗本或許攻不破襄陽這種大城,唐、鄧、隨之類的堅城也很難得手,但他可以劫掠鄉野啊。在失去野戰能力的情況下,能拿他們怎麼辦?

況且,他應該收編了大量降兵。若學當年的秦宗權,以其本部為骨幹,整編降兵,然後四處裹挾地方上的丁壯,滾雪球般流動作戰,十餘萬人唾手可得。

十幾萬人攻城,不計死傷。死掉一批再去抓一批壯丁、健婦回來,反覆攻打,誰頂得住?

“若其不願退兵,那就遣人出使汴州,向朱全忠求援。”趙匡凝斬釘截鐵地說道,顯然已下定了決心。

趙匡明默默不語。

折宗本吃人,朱全忠就不吃人了?

但這也沒辦法,誰讓吃了大敗仗呢?

引汴軍勢力入襄陽,風險極大,但也有好處,那就是與折宗本討價還價時更有底氣,或可令其不那麼咄咄逼人,最後商談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唐、鄧、隨三州,最為緊要,兄亦已遣幕府僚佐快馬前往。都是趙家族人,先君在世時,對他們也多有照拂,值此危急存亡之秋,何忍揹我而去。”說到這裡,趙匡凝也有些感傷。老父一手打下的基業,交到自己手中不過數月,竟然就敗落到了這個地步。

如今關鍵中的關鍵,還是先穩住唐、鄧、隨三州。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