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糧草匱乏,即便劫掠到了一些,但總兵力直接由四千人暴增到一萬二千(威勝軍九千、豹騎都三千),馬匹數量也由一千八百餘匹驟增至九千餘匹。
馬兒的胃口,大家都知道,頂三個人。這就相當於五萬步卒在吃飯,一個月就要四五萬斛糧食,揭不開鍋屬實尋常。
算算家底,最多再堅持不到兩個月。便是忠義軍不來打,他們也要攻出去。
“趙匡凝盛情邀請,老夫也不客氣了,傳令諸營,出戰!”折宗本霍然起身,接過親兵遞來的步弓,試了試弓弦,道:“不要留手了,能拿得起傢伙的,敢殺人的,都跟老子上!”
諸將轟然應命。
片刻之後,城內響起鼓聲,營門大開。
騎軍先出,然後是步軍戰兵,接著是輔兵。
趙匡凝在營中遠遠看著,見小江口寨門大開,喜不自勝,立刻下令:“全軍出戰,以都押衙趙德琬為排陣使、唐州刺史趙璠為都指揮使、隨州刺史趙匡璘為遊奕使……”
一連串的命令下達後,趙匡凝在親兵的簇擁下,策馬出了營門。
作為主帥,當然要出戰了,不然軍士們焉肯出死力。
鼓聲不絕,軍士如雲。
從空中俯瞰下去,空曠的河谷平地之上,兩邊的大營像變戲法一樣,不斷地“吐出”成列的軍士。
軍士們一營又一營,按照金鼓旗號,在各自指定位置列定。
趙匡凝登上了望樓車,向西望去第一眼,就如遭雷劈。
對方排出的是標準的李衛公陣法,仔細數數:左軍戰鋒、左軍馬隊、左軍步隊、左虞候戰鋒、左虞候馬隊、左虞候步隊、中軍奇兵、中軍步隊、中軍馬隊、右軍……駐隊弓弩手……散隊……
近萬人了,怎會這麼多!
趙匡凝的心神有些搖曳。在他內心之中,其實是知道夏賊戰力超過他手下的忠義軍的。但一直以來的心理優勢就是兵多,數倍優勢。
但眼下看來,沒有預想中四五倍的優勢,也就兩倍。
不,不能慌,兩倍也是優勢,也可以打!
趙匡凝定下心神,看正在佈陣的己方大軍。
佈陣都比人家慢!
折宗本騎著戰馬來到陣前。
忠義軍的騎軍已經佈置完畢,置於陣前,前面還有一些散隊精卒,皆已陣列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