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股,由忠義軍節度使、趙匡凝親領之步軍五千、騎軍千餘,自襄州出發,屯於鄧城。
但其實敵人還有一股,那就是駐防鄧州的兵馬,他們沒有出動,可不代表情況合適時不會南下,畢竟近在咫尺。
這三路人馬,看樣子是要集結到襄州,然後一同西進。
趙匡凝還是謹慎的,不給人各個擊破的機會。
三路兵馬,總共加起來兩萬餘人,就是不知道成色如何,應不全是衙軍精銳。
這人數也是哨探估算出來的,至於準不準,後續還會不會有所增加,誰也不知道。
“襄州地勢平坦,水網密佈,湖沼眾多……”王崇看完地圖,心中暗自思索:“地勢平坦難以藏下大軍,水網密佈又不利騎兵驅馳,非得找個好地方了。”
折宗本挑選的地方就是小江口寨子。
因為這是最適合藏兵的地方,五千鳳翔軍已經南下至寨中,訊息尚未走漏。豹騎都同樣大部屯於倉城,同樣不為人知,若將賊軍引來此處,或可收奇效。
就是不知道他們敢不敢過來了。
……
鄧城縣內,趙匡凝已經等得心焦了。
去歲的越冬小麥已經收穫,但還有很多田地種的是春麥,差不多月底就要收割了。若拖延時日,讓夏賊奪取田中糧食,那就是一樁大麻煩。
夏賊糧食不足,這並不是什麼秘密。
均州的底子,他們很清楚。
金商是什麼樣子,也差不多知道個大概,人家還養著上萬“巢賊”呢。
即便透過商山道轉運一些物資過來,養個三五千人就頂天了,還不能有太多騎兵,否則軍中乏食,會出大問題。
再者,鳳翔軍遠道而來,一定得厚給賞賜,不然軍士們鬧將起來,折宗本腦袋不保。
趙匡凝也是在軍中打熬多年的,豈能不懂這個道理?
武夫們管你是什麼將軍大帥,不給錢,老子砍了你腦袋換個人當節度使,說幹就幹,毫不拖泥帶水。
均州有多少財貨,養得了幾個慾壑難填的武夫?趙匡凝就不信西北的武夫有什麼不一樣了,還有不愛錢的?
所以,折宗本至多有三四千兵,騎卒不過數百!
而這個數字,在過往的幾次戰鬥中也被證實了,錯不了。
可能會有一些額外的援軍過來增援,但絕不會多的,至多兩千人上下,這便是極限了。
也就是說,折宗本最多六千步騎。而這次,襄鎮諸州將集結四到五倍於其的兵力,一舉殺過去,將這股賊寇徹底剿滅!
“大兄。”趙匡明匆匆趕了進來,有些興奮地說道:“折宗本已經離開了襄、鄧之間,一路退卻。他們劫掠了不少錢糧,但未籌集到足夠的車馬,沿途遺棄了不少。”
“哦?”趙匡明眼神動了動,微微一笑,道:“路上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遺棄的以糧食居多,財貨較少。”趙匡明笑道:“這幫賊寇,可真是讓人笑掉大牙。明明乏食,卻捨不得到手的財貨。有斥候看到,賊軍大包小包,飽掠重負,車上也放滿了絹帛、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