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騎兵數量還在不斷增加,除了在頭前開路的那數百騎外,兩側不斷有騎兵快速前進,估計千騎都有。
按這個構成來估算,夏賊至少來了一千騎卒、五千步卒。
這是最少的估計,事實上多半遠遠不止!因為兩側的山林間也出現了多面旗幟,步卒總數當在八千人以上。
十餘里之外!近萬步騎!
隊頭面色煞白地滑下了樹,氣急敗壞道:“還愣著作甚?速速速回去稟報!”
訊息很快傳回了營寨。
留守的十將不信,親自外出偵察了一番,隨後也白著臉進來了。
“夏賊間道偷襲,事急矣,舉烽!”他下令道。
烽燧就築於營外,烽臺很高,正所謂“涼州城外少行人,百尺峰頭望虜塵”,崤山上的烽臺雖然沒有百尺高這麼誇張,但也是極為醒目的。
烽燧外有羊馬牆,內駐兵兩百,設烽帥一人、副帥一人,旁邊還有臨時驛站,備著十餘匹剛從成德鎮購來的快馬。
烽帥已經親自候望,同樣發現了“賊情”,但事到臨頭,他還是有些緊張,問道:“李將軍,舉幾烽?”
按照規矩,遙見賊來,若少,舉二烽,多則舉三烽,大逼,舉四烽。
“寨內不過兩千老弱,賊眾萬餘,步騎皆銳,已是大逼之勢,舉四烽,乞各軍速援。”十將毫不猶豫地說道。
“遵命。”烽帥不再廢話,立刻給烽子下令,點燃早就準備好的薪柴,示警!
很快,一道狼煙慢慢升起,遠遠看著,異常醒目。
接著是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
……
劉康乂剛剛睡醒。
他是個幹勁十足的人,胸中也憋著一股氣。
最近幾天,經常晝伏夜出,偵察敵情。
夏賊兇猛的攻勢讓他有些吃驚。
一天攻下石壕寨,隨後馬不停蹄,從西、南、北三個方向將乾壕寨圍住。
兵馬逾萬,夫子倍之,日夜圍攻不輟,第一天就填平隍塹,殺穿了羊馬牆,推至城下。
不過乾壕鎮軍準備充分,器械充足,還有易守難攻的神雀臺營寨策應,一時半會應還無虞。
只希望他們能多抵抗一些時日,多消耗一些夏賊的銳氣,給他這支生力軍創造機會。
兩萬隨軍夫子呢,這些人最容易慌亂。而他們一逃,必然會動搖夏賊計程車氣,甚至衝亂他們的陣型,這就是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