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多,有好處也有壞處。
謝彥章跟著義父東征西討,幾乎就從沒在兵力上佔過優勢,次次打的都是劣勢局。
最近一次救援潞州,千餘精騎抄小道,避開晉軍耳目,突入潞州城,與馮霸匯合,讓李克用大吃一驚。
澤州撤圍之後,他們又帶著馮霸部精兵突圍南下。一路上細心大膽,數次衝散當面攔截的晉兵,最後成功突圍至河陽。
不知道夏兵比之晉兵如何,若不夠精銳,人越多越壞事。
他突然想起了曾在關中見到的夏軍騎兵,非常精銳。宣武軍中,大概只有踏白都能與之相媲美。
不過他手下的人也不差。數次繞道突襲,臨陣破敵,每次都大破敵軍。
過幾日,便要與夏兵對上了,當年見到的那支騎軍,還在嗎?
“騎督,該出發了。”劉康乂(yì)牽馬走了過來,提醒道。
“方略都知道了吧?萬一戰事不利,怎麼走,在哪匯合。如果撤退,往哪撤,都記住了嗎?”謝彥章抬起頭,問道。
“記住了,定不會胡亂跑。”劉康乂也是老手了,當初跟著黃巢一起入關中的,後來又跟東平郡王一起赴汴,屬於心腹核心。
“把各營、各隊軍官都喊來。”謝彥章不聽,直接讓手下騎軍將官全部集中起來。
“若夏兵甚銳,攻之不利,往何處退?”謝彥章隨意點了一人,考較道。
“退往崤坂二陵。”此人答道。
“崤坂二陵何處?”謝彥章再點一人,問道。
“胡郭村。”
“可知怎麼走?若夜間逃奔,不辯方向,怎麼做?”
“都帶了嚮導,不止一人。”
“夏兵馬多,追之甚急,又待如何?”
“可利用屯田堡寨抵擋。”
“每個堡寨位置可記清楚了?”
“記清了。”
“我不信,說來聽聽。”
謝彥章不厭其煩,問的都是看似細枝末節,但卻十分重要的問題,見眾人都能對答如流之後,才放下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