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夫。”
“靈武郡王。”
“恭喜李大夫,持節夔峽,開府建衙,可喜可賀。”
重設夔峽鎮的事情已經確定下來了,該鎮轄夔、峽、萬、渝、歸五州。遂州防禦史將少一州,轄遂、合、昌、瀘四州。
“託了靈武郡王之福。”李侃苦笑道:“只是,孤身上任終究不妥,還要再麻煩下靈武郡王。”
“哪裡,李帥昔日於我有舊,能幫的一定會幫。”邵樹德突然想起了當初去河中接李侃的時候,李侃說“鐵甲如山,長槊如林”,將自己起家的部隊命名為鐵林都,都是一路走過來的“老朋友”了,能幫就幫一把吧。
“神策軍會派千人護送,終究不足,須得再募些勁兵悍卒方可。”李侃說道。
他亦是老牌武夫了,當過邠寧、河東的節帥,出將入相,也是一位人物。很清楚帶一千兵上任是不夠的,更何況幾年前在河東才剛吃過沒有自己人的苦頭。
“李帥欲往何處募兵?”邵樹德問道。
“靈武郡王欲歸本鎮?”
“然也。”
“從何處走?”
“走青剛川大道,至靈州後返歸夏州。”邵樹德答道。
因為出征關中的緣故,今年臘月的祭天大會肯定是辦不成了。而既然辦不成,那麼還不如把自己想做的事情一次性辦完了,然後再回夏州,省得日後再麻煩。
按照他的想法,此番離開長安後,將先前往邠寧鎮。他昨日便已遣使而去,爭取能在那邊見一見趙儉,與他談一談。如果可能的話,再等一等折宗本,岳父也當上節度使了,邵樹德還想近距離觀察一下,看看他對自己的態度。
除此之外還有一件大事,那就是在邠寧鎮收集一下會州的情報,看看當地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之前在靈州已經蒐集到了一些,但還不夠,慶州當地的守軍應該更清楚自己的鄰居。如果可能的話,直接帶著三萬大軍殺過去算逑,歸師的路上便收了會州,豈不美哉?
“如此,某便與靈武郡王同行。”李侃放下了心,笑道:“昔年在邠寧為帥四年,有一些老部下。且去問詢一下,若願隨某南下,去了夔州便能放心許多。”
“此事還得徵詢折帥的意見。”邵樹德說道。
“那更得與靈武郡王同行了。”李侃大笑。
夔峽五州,與荊南相鄰,秦宗權的人馬還在那邊肆虐。李侃也擔心他們向西殺到夔峽鎮,不加強武備顯然是不行的。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