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宗本說這話還不忘了提一提他的外孫,言外之意,不說自明。
前往夏州投奔的人越來越多,折家這是有危機感了。
二人說話間進了府衙。折家子弟自然而然地替換了原本的守衛軍士,一些從麟州跟過來的折家僕婢也開始收拾房間,煮茶做飯。
這是把一半根基都搬過來了啊。
但想想也很正常,折家從貞觀年間便開始努力,一直到上一代人才當上軍將,到折宗本這一代才算是大將,而今得授節度使高位,自然喜不自勝,不全家搬過來就算穩重了。
“賢婿欲攻會州?”兩人聊了一會後,便談到了已淪陷吐蕃多年的會州二縣。
“然也。會州交通便利,有水運船渡,亦時有胡商至此,有大利也。”邵樹德答道。
會州轄兩縣,即會寧縣和烏蘭縣,治會寧,中唐便淪陷吐蕃。本來當地也不過就兩萬上下的漢民,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也不知道還剩下幾個。或者即便有,是不是也已被吐蕃同化了呢?
會寧縣城在今天甘肅白銀市平川區的陡城堡一帶,位於黃河東岸。往西北走驛路180裡、直路140裡可達會寧關,這是一個渡口,在黃河南岸。原名烏蘭津,國朝初年時置航運船隊,河對面有烏蘭關,兩座關城隔河相望。烏蘭縣在州城東南一百多里,。
這個渡口,主要是為當年河西、隴右兩節度轄下的十幾萬兵馬服務的。可惜安史之亂後,勁兵東調,這裡為吐蕃侵佔,關渡都廢棄了。吐蕃人一度在會寧關附近的黃河河面上修建了浮橋,以方便進攻靈州,現在也已不見蹤影。
百年時間匆匆而過,世易時移,而今,邵某人想收復會州,並將其打造為西進、南下的基地。
“賢婿可知會州如今是個什麼情形?”折宗本問道。
“之前在靈州瞭解過一些,當時剛破靈州,敵情不明,糧草不足,未敢輕動。今又找邠寧軍中熟悉會州事的軍將瞭解了一下,大概有數了。”邵樹德回道。
“會州是不難打。然賢婿有沒有了解,吐蕃那邊如今是個什麼情形?萬一佔下會州,會不會有敵援軍過來?”
邵樹德沉吟道:“吐蕃應是不行了,可試著打一下。”
他當然知道吐蕃不行了,但究竟不行到什麼程度呢?會不會因為當地遊牧的部落被定難軍打了,而招致更大規模的軍隊前來報復呢?沒人敢回答這個問題。
但會州的位置又真的非常重要,不打不行。
如今,就只能嘗試一下了,實在不行的話,就撤走,以後再找機會。
老實說,這是一個有點冒險的軍事決策,不太符合邵大帥的用兵原則。究其原因,還是國朝這邊對吐蕃的瞭解太少了,以後得想辦法改變。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