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二章 兵威 (3 / 4)

“蔚州本就控制在幽州手中,好幾年了,燕將劉仁恭手底下大概有四千多人。此番李匡威所將之援軍,應不下三萬眾,或許三萬五千亦有之。”申信痛快地說道。

邵樹德聞言大喜,立刻吩咐給萬勝軍士卒準備飯食,他則單獨宴請了申信,席間問了不少有關河東的事情,申信大體上還算配合,該說的都說了。

……

雲州西南的神堆柵附近,李克用登上高山,俯瞰北方的原野。

原野上,大群騎兵正在聚集。旗號看不清楚,但馬匹很多,訓練有素。

“讓康軍使過來。”看了一會後,李克用突然說道。

康君立一路小跑奔上山來,甫一見面便道:“大帥,怎還不走?後面全是邵賊的兵,這會不知道為何停下了,可誰知道什麼時候又大舉南下了呢?”

李克用身邊只有義兒、親騎兩軍,這是最後走的兩支部隊。他也算是膽子大的,居然敢留下來觀朔方軍兵勢。

“康軍使,就你與義——邵賊兵馬交鋒的感覺來看,他的騎軍強在哪裡?弱在哪裡?”李克用仔仔細細地看著幾乎到處都是朔方騎兵,問道。

“具裝甲騎很強。那麼粗的馬槊,很少見到了,讓我想到了南朝羊侃。”康君立不假思索地說道,看來鐵鷂子給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羊侃祖上曾在劉裕手下效力,後來又在北魏為官。南梁時期,羊侃渡江投順梁武帝。

當時“少府奏新造兩刃槊成”,長二丈四尺(約5.88米),圍一尺三寸(圓周0.32米)。

梁武帝“因賜侃馬,令試之。”

於是羊侃騎上了駿馬紫騮,“執槊上馬,左右刺擊,特盡其妙”,其威勢甚至嚇得圍觀的人爬到樹上,還把樹壓斷了,故此槊又得名“折樹槊”。

康君立這麼說,當然不是指鐵鷂子個個都像羊侃那麼牲口,而是他們使用的馬槊太沉重了,威力也太大了,非得軍中精挑細選的壯勇之士不能持之。

“河東有無必要設立具裝甲騎?”李克用追問道。

河東的騎兵,輕裝的穿的是皮甲,重灌的倒是鐵甲,然馬無甲,算不得具裝甲騎。

而且甲與甲也不一樣。

邵樹德在鐵鷂子身上舍得下本錢,軍士穿的都是冷鍛瘊子甲。

去年還特意給他們加配保護騎士面部的面簾。

這樣一來,騎士有頭盔、面簾、瘊子甲,馬有面簾、雞頸(保護馬頸)、馬身甲、搭後(保護馬臀)、寄生(保護馬尻),完完全全一副南北朝具裝甲騎武裝到牙齒的模樣了——雖然就裝甲厚度而言,還比不上那個時代。

這種裝備,國朝初年也有過,後來就越來越簡略,再不復以前的壯觀了。

南北朝,那可真是具裝甲騎的黃金年代,也是病態化發展的年代。以至於連大將、公卿、王侯下葬時,墓裡都要有具裝甲騎裝備陪葬,這喜愛是深入骨髓了。

“大帥,邵賊騎士所著之甲,據拷訊俘虜得知,名‘瘊子甲’,箭矢不能入,刀槍不能進,堅韌異常。其上千騎一路衝來,擋著披靡,無不潰散。此戰若無具裝甲騎,末將必可擊敗其銀槍都。”康君立道:“故此,末將請置具裝甲騎,以遏西賊之勢。”

李克用不置可否,又問道:“銀槍都之外,其他騎軍部伍未交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