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下載八零電子書全文> 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五章 觀察使 (3 / 3)

“攻鳳州時,你立下了不少功勳,某這便升你做天柱軍都虞候,統領兩千步卒、一千騎卒前往涼州。”

“謝大帥栽培。”符存審立刻謝道。

他沒有問天柱軍現都虞候郭琪去哪裡,大帥自有安排,服從命令就是了。

“安休休部將暫時留戍涼州。你部護送完民人、刑徒及部分錢糧後便返回,某還要送第二批人過去。”邵樹德說道。

對涼州,他的主意是政治、經濟攻勢為主,軍事攻勢為輔,先掌控住朝廷在那邊的勢力,然後再想辦法對付嗢末。

這樣一來,獲得觀察河西的權力就十分重要了。李劭還是不太夠格,朔方也不太強。邵樹德心裡已經有了成算,那就是復天寶年間舊制,罷定難軍、朔方軍、天德軍、振武軍四鎮,重設朔方鎮,轄夏綏銀宥靈鹽會豐勝麟十州,自己親任朔方節度使。

反正現在天下已經有兩人兼領兩鎮了,打破了先例。朱全忠還在謀求兼任奉國軍節度使(蔡州),一人領三鎮,邵大帥一人領四個邊地小鎮,好像也說得過去。

遙想當年,李國昌父子不過想同時佔據振武軍、大同軍兩鎮,就被朝廷毫不留情地調兵圍剿。但巢亂關中之後,李克用任忻、代觀察使兼雁門節度使,李國昌任代北節度使,還都是朝廷給的。

隨後,罷代北、雁門兩節度,李克用持節河東,其弟克修任昭義節度使,這可是兩個大鎮、雄鎮,兄弟二人分領,朝廷還不是捏著鼻子同意了?

到了近來,朱全忠兼領宣武、淮南兩鎮,更是連遮羞布都不要了。

規矩,就是這樣一點一點打破的,大唐的威望也是這麼一點一點耗盡的。

邵樹德謀求合併關北四道,看起來也就不那麼扎眼了,開路先鋒已經讓朱全忠做了。

新的朔方節度使,加六城水運使,押藩落使肯定也是少不了的。此外,老朔方鎮的遺產也要接過來,比如兼任河西觀察使,名正言順地介入涼州內部事務。

你們不都是朝廷忠臣嗎?某是河西觀察使,查訪、監督涼州鎮軍民大小事務,這是朝廷賦予的權力,你們要不要聽?

有軍隊做後盾,有錢糧做潤滑劑,至今還沒謀得節度使職位的翁郜,他一個河西都防禦使的身份,在面對觀察使時,誰說話好使還不一定呢。

邵大帥想了想,這事還是得抓緊辦。趁著現在長安風向傾向於自己的有利時機,先落實了再說。若再拖延個一兩年,肯定沒現在好辦。

唔,要辦事,肯定要送禮。中官送一份,朝廷也要送一份。

光靠武力強壓別人做事,當然可以,但總不是那麼牢靠的。送點禮,人家積極性更高,主動性也強,事辦得更漂亮。

朝廷現在也窮,就送個一千匹馬、一萬頭羊,外加一些稀罕的皮子,聖人可以拿來賞賜群臣、妃嬪,漲漲邵某人的口碑。如此多管齊下,問題應不會太大了。

全盤接手朝廷在涼州的本錢後,就可以此為基,招撫嗢末人了。說不定需要打仗,但有了涼州這個立足點,打仗的難度就降低很多了。

嗢末,如果能被自己所用,那可真是太好了。天生的騎兵,還以漢人為主,雖然他們可能都不會說漢語,完全吐蕃化了。但沒關係,他們的族長、酋豪們應是知道祖上來歷的,有這個紐帶在,便可以此為臺階,施展各種利益妥協。

不信?五代幾個朝廷,都設了涼州鎮,有的還派兵前往涼州。但當西夏立國後,嗢末可就不認了,到最後還是得軍事征服。

希望一切順利吧。

鹹通年間嗢末還接受朝廷冊封,出兵去打南詔,那批人應該沒死完,應該有得談。

樂文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