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下載八零電子書全文> 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五章 淝水卻思安石在,涇陽遙望子儀行(四) (2 / 2)

在賊營內吃完早飯後,邵樹德又在周邊轉了一下,發現賊軍紮營的位置選得挺好的。離渭水不遠,樵採方便,且就在大道旁邊,南下可直趨渭橋鎮,往東可去櫟陽縣,東南通渭南縣。好嘛,營壘也不用拆了,只需稍稍改建下,令其適合鐵林軍屯駐便是——說句誇張點的,比駐紮在高陵縣城內還方便。

派人與李孝昌打了聲招呼後,鐵林軍除留部分輔兵和輜重在高陵外,主力都移駐到了城外營寨,守著這個要害位置。邵樹德想看看,打跑了李詳後,究竟還有沒有人敢過來捋北面行營的虎鬚。

八月二十八日,強全勝率五百輔兵從綏州返回了前線,邵樹德親自出轅門迎接。

“軍使,民戶、糧草、俘虜皆與宋別駕交割完畢。州中一切都好,還有數封信要交給軍使。”強全勝從一個木盒內取出三封信件,遞給了邵樹德。

“好!信不急著看,先給某仔細說說州中開渠的事情。”

“軍使,宋別駕在春種後開了次渠,在無定河北岸龍泉縣境內,灌田五百餘頃,加上原本閒置的,共得田八百四十頃。宋別駕已知李副將(李仁軍)將會押運第二批糧草、民戶、巢眾回綏州,於是下令再開一次渠,預計可得田七百餘頃。”強全勝回答道。

邵樹德聞言默默心算。目前已經分兩批運回去巢眾6300餘人、關中民戶2700餘戶,如果夏季開渠成功,那麼有可用之田1600頃左右。

這些田裡面,先劃600頃給軍屬農場,就讓巢眾來耕作。六千多人,一人耕不到10畝,輕輕鬆鬆,故完全不需要這麼多人來種田。屆時可以觀察一下,會種田、願意種田的讓他們種,兩年後全部編為民戶,算是有了正式身份。其他的,就跟著宋別駕去開河吧,這是個繁重的活計,還會死人,州內有1500州兵,軍屬農場還有500兵,彈壓巢眾應該夠了。

600頃地,理論上一年可產糧六萬斛。考慮到巢眾不少人已經多年沒種地了,還得打個折扣,就算五萬斛好了。那麼明年秋收後,也可以幫自己解決不少問題了。況且這600頃地,並不僅僅收穫粟米,若是管理人員會經營,還能收些瓜果豆蔬草料之類,也算不無小補。

剩餘一千頃地,全部平價售賣給軍士,一人二十畝,可解決五千人之授田。不過價格之事,邵樹德確定不了,最後還是找陳誠來商量。

“軍使,既然是賣給軍士們,一畝作價四百錢好了。”陳誠說道。

“一畝地最少年產一斛粟……”邵樹德皺眉道:“陳判官,綏州糧價某還是有所瞭解的。去歲出徵前,一斗40錢,一斛便是400錢,這地價是否合適?”

“軍使,國朝土地買賣,價格不一,相差極大。賤者一畝百錢甚至五六十錢,貴者一畝四五緡。綏州新得之地,皆可灌溉之好地,按說一畝可賣六百餘錢。”陳誠眨了眨眼睛,意思很明顯,既是賣給軍士們,當然要便宜點。

“地價為何如此之低廉?”

“凡賣地,自然是有難處,這價格如何能貴?”陳誠道:“再者,國朝三百餘州,民情不一、貧富不一。產銅之地,錢賤,地貴;產絹之地,絹賤,地貴;不產銅亦不產絹之地,地賤。”

“也罷,一畝地便作價四百錢好了。”邵樹德拍板道。

四百錢就是半緡,一千頃地便可得五萬緡錢。這——還不如這次繳獲得多!果然還是打打殺殺來錢啊!

當然這是開玩笑。賊軍劫掠了地方,多半還搶了昭義軍部分財貨,這是一次性的。而土地是可以源源不斷產生財富的,是財稅來源,細水長流的營生。

“此戰抓了不少巢軍俘虜,去掉給陷陣營補充戰損的,還有4300人。某打算派劉子敬,帶五百輔兵押送回綏州。順便再送點錢糧回去,軍士們有家人的,可以先把財貨帶回去,免得放在身邊心神不定。”邵樹德高興地說道:“咱們鐵林軍在外征戰,州中的情況也一天比一天好,某實在是高興啊。唔,這次繳獲不少,算了算錢糧還略有些富餘,便在關中再募些民戶回綏州,充實戶口,夯實根基。”

“軍使仁義。”陳誠讚道:“涇陽、高陵兩縣,離長安甚近,本是繁華所在。阡陌縱橫,戶口眾多,向為京畿左近之樂土。然屢遭兵火,生靈塗炭,軍使若將其招募而去,亦是一樁善舉,免得其凍餓而死或為巢軍所殺。”

當然更嚴重的陳誠沒說,兩人都懂。最慘的不是餓死凍死,而是被人當做食物吃了。

“這事還是交給李延齡來辦。涇陽、高陵這個樣子,千餘戶百姓很快便能募集完畢,就讓他們隨劉子敬一起北返吧。”邵樹德最後說道:“今年開的田是不夠了,先讓他們在州中以工代賑,幫著整修下道路。去年出征時,有些路確實難走,年久失修,不像樣子。”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