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羅那邊,你們有沒有什麼章程?”宰相們來後,邵樹德沒有廢話,直截了當地問道。
“陛下,駐軍本沒什麼。”趙光逢說道:“新羅雖小,但若僅僅屯駐個數千人,料能支應。只是,大軍一旦駐紮下來,再想抽身就沒那麼簡單了。”
“怎麼,趙卿覺得,即便王師駐紮新羅,百濟、泰封仍然會殺過來?”邵樹德問道。
“臣覺得不無可能。”趙光逢說道。
“蕭卿,你呢?怎麼看?”邵樹德看向蕭蘧,問道。
“陛下,前唐之時,屬國眾多,但真正駐軍的——”蕭蘧開始了吟唱。
邵樹德打斷了,問道:“朕記得在百濟駐軍過。”
“是。”蕭蘧很快話鋒一轉,道:“唐高宗時期,高句麗、百濟聯兵攻新羅,下三十餘城。新羅求援,唐軍攻滅高句麗、百濟,置都督府,擇地駐軍。後,高句麗遺民叛亂,新羅人恩將仇報,暗中支援……”
“停。”邵樹德擺了擺手,道:“唐軍在百濟駐軍多久?”
他不想聽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
新羅被高句麗、百濟聯合侵略,唐軍來幫忙,滅掉了高句麗和百濟。但新羅想吞併這兩者的地盤,於是暗中支援亡國遺民搞破壞,襲擊唐駐軍。
新羅人素無信義,這是肯定的。
他們就像個綠茶一樣,可憐的時候哀哀哭泣,一旦得勢了,絕對會把你一腳蹬開。
邵樹德對他們沒啥好感,他更不是什麼唸經入腦的好人,相反,他面善心黑,純純大惡人一個。
目前這個新羅偏安政權嚇得要死,因為三國中就它實力最弱,還是原本的半島正統,另外兩國都是靠反對它起家的,一旦亂戰,必然沒什麼好果子吃。無論泰封還是百濟中哪一個得勢,新羅遺老遺少們的日子多半都不會好過,甚至要面臨滅頂之災。
所以,他們請求大夏駐軍,幫他們嚇退潛在的敵人。
但邵樹德完全可以預料,這幫人定然會和二百多年前的祖宗們一樣,時機成熟了就反水,顧頭不顧腚,先把好處吃下,然後卑辭厚禮,請求中原朝廷原諒他們。
別的時候或許可以這麼玩一玩,效果可能還不錯。但邵賊這種人是沒有底線的,你一旦請他過去了,事情就不會那麼簡單,正所謂請神容易送神難。
如今唯一的障礙,就是能不能下定決心。
“陛下,唐軍在百濟駐軍共十六年。”蕭蘧說道:“自顯慶五年(660)始,儀鳳元年(676)結束。”
“為何撤走?”邵樹德問道。
“西域多事,吐蕃又起,故撤軍。”
“還有別的原因吧?”
“陛下明鑑。唐高宗派駐百濟的大軍,以府兵為主,長征健兒較少。新羅又賊心不死,百濟還動亂不休,故不得不撤退。”
說白了,府兵可以出征打仗,可以短時間外駐,但若要他們長期駐守某地,就強人所難了。
唐代府兵大多位於關中,這些地方到朝鮮半島多遠?長期駐守現實嗎?府兵是沒有軍餉的,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他們要自備器械、馬匹,為朝廷義務打仗。長期駐紮在外,經濟上的開銷極大,更別說唐高宗時關中府兵已經沒多少地了,生活並不算多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