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並不諱言商事曾經還有宰相與刷牆的打灰佬為了每天的工錢掰扯,討價還價,一點不嫌丟人。
待見到成效後,就可以順理成章將他認為值得拉攏的人加進來,給予份子。每個人按照一定比例分紅,坐收紅利—股份當然是記名的,暫不允許轉讓。
其實就是一家股份制企業。這會還沒這個概念,還需普及一下,不過都是很基礎的概念了,很好理解。
邵樹德曾經思考過。像安南這種地方被放棄,大部分時候是因為無利可圖。但如果有利可圖,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未必。
你得知道這個國家做主的是哪些人。得讓他們真正得到好處,
才能把政策執行下去。
歷史上德國統一比較晚,好的殖民地已經被英法瓜分了,當他們出海殖民時,剩下的多是鳥不拉屎的地方,比如西南非洲、太平洋島嶼等。
德國殖民西南非洲時,如果你看他們的財政收支,其實是虧本的。以***為例,因為大手筆修建鐵路、公路、碼頭等設施,虧損最高的年份超過一億馬克,但德國政府為什麼不放棄這個殖民地?
一是因為民族自豪感,二是因為國會議員們是賺的。
殖民地虧損,損失的是德意志帝國的財政,但在殖民地搞礦業,承包基建的議員們,卻賺得盆滿缽滿。
他們是這個國家的主人,是真正有影響力的人物。凡事要抓住重點。
即便未來安南人造反,朝廷派兵鎮壓,軍費開支浩大,入不敷出,嚴重虧損。只要大夏的頂級豪門依然能在安南賺錢,那麼他們就會推動朝廷持續派兵鎮壓,絕不放棄。
反正軍費是全國老百姓承擔,商業利潤卻是自己的。他們會怎麼做,很明顯了。
如果你覺得對老百姓有所虧欠的話,那麼邵樹德還有一招:公開發行一部分股票,讓更多的人也能分潤好處。
而且這部分股票的發行,他會親自監督,不會讓官僚們搞出半夜發行的鬧劇。
歷史上沙俄在中國成立華俄道勝銀行,按照約定,是需要公開發行的,讓中國人也能分潤好處。俄國人同意了,但他們把發行地點放在彼得堡,還是半夜,只賣了幾個小時,隨後便宣佈沒有中國人購買。
巨大的利益面前,官僚們是真的幹得出這種事!
「朕用兵三十年,無往不勝。弄出的各種新東西,都有大利。」邵樹德轉過身用一種極其自信乃至自負的語氣說道:「跟朕作對的,家破人亡。跟著朕走的,富貴已極。內務府的好處,將來大夥都可見得。朕從不吃獨食,好處是大家的,朕只取一份。大夥跟著朕這麼多年,風裡來雨裡去,子子孫孫安享富貴,人之常情也。好好做事吧,三月之後,大軍出動,征討渤海,這是內務府第一筆真正的大買賣。朕只演示一次,大夥好好看著,不要眨眼睛。」
眾人聞言皆笑。
聖人的話,大夥信了七分。他從不大言,信譽卓著,跟著他往前走就是了,不會吃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