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昌回鶻就稱王公貴族們為“伯克”,逃到蔥嶺以西的安西回鶻也這麼叫。這個詞後來被中亞人借去,使用範圍十分之廣。
******
偰元助、廉祐二人出了宮城後,心事重重。
“廉相,不如到我府上坐坐?”偰元助突然說道。
“也好。”廉祐點了點頭,然後上了他的馬車,往偰府而去。
他倆其實關係尚可。
出身差不多,不是回鶻人,而是突厥種,又都信摩尼教,與回鶻王族僕固氏其實不太是一回事。
他們高鼻深目、捲髮、藍眼睛或綠眼睛,長相與時不時從西邊過來的波斯人差不多——在元朝時,他們被稱為“色目人”。
而回鶻王族及大部分貴族呢,長相與漢人無異——即便到了11世紀,從夏都(庭州)西大寺回鶻王族的供奉畫像來看,依然是以黃種人為主。
至於高昌本地的百姓,則比較複雜。有吐火羅人後裔,有草原上過來的諸族——這部分其實也非常複雜——有漢人、羌人、吐蕃人、吐谷渾人、党項人甚至其他不知名的小族,複雜得讓人頭疼。
畢竟這個地方自古以來就亂得可以,漢人、匈奴、突厥、回鶻、吐蕃等等,誰強大了都來艹一番。
而來都來了,會沒有人留下嗎?尤其是吐蕃這類喜歡征服異族,然後搞一波流戰術的國家——敦煌那邊甚至有來自崑崙山(喜馬拉雅山)南的部族,不都是吐蕃人造的孽?
所以,高昌土著多半已分不清自己流的是誰的血了,或許兼而有之吧。
偰氏、廉氏其實有點看不起本地的漢人。因為他們的漢學造詣是那些漢人遠遠不能比的,那些人甚至連漢話都不會說,更不一定知道自己祖上曾是漢人,而偰氏、廉氏卻詩詞歌賦,無一不精。伱讓他們如何瞧得起?
馬車轔轔駛過街道,很快進了偰府。
剛進入正廳,廉祐就一怔,因為他在這看到了一個熟人:凡達克漢名米志達,粟特人,摩尼教東方教區慕闍(主教)。
“這是……”廉祐看向偰元助問道。
“聽聞廉相與火山奴伯克相好?”偰元助還沒說話,米志達就先開口問了。
廉祐向米志達行了個禮,道:“是。”
“我要出城,能否安排一下?”米志達問道。
“為何?”廉祐一驚。
怕破城後被殺?不對吧。若教區沒了,他就算還苟活於世,又有何用?
“為了熱海之事。”米志達也不隱瞞,直接說道。
偰元助在一旁沒說話,顯然是知情者。
“熱海?”廉祐一頭霧水。
“熱海那邊有二十萬帳突厥種,這事你知道吧?”米志達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