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的種類很單調,絕大部分是榆樹和柳樹。而且這些樹林也不算很大,東一塊西一塊的。按照石君立的經驗,這些樹砍完後,多半就沒了,沼澤可能也會縮小,最終變成沙地。
北邊數百里之外的平地松林估計也差不多。
松漠二字,已經告訴你當地的環境了:千里松林與沙漠草地的結合體。
先不說這片地域廣闊的松林是如何在沙漠、草地的包圍下頑強存在至今的,就說其本身,一旦消失了,還有可能長回來嗎——歷史給出了答桉,到明代之時,平地松林面積大為縮水,消失的松林變成了科爾沁沙地的一部分。
「你自去向臧帥解
釋吧。」石君立沒好氣地說道。
「哈哈。」馬嗣勳笑了笑,沒接話。
黑矟軍是禁軍,與「太子」一起征戰數年,關係親密,還怕你這降人?討伐完契丹,萬勝黃頭軍在不在都是一個問題呢。
石君立仔細檢查完營寨後,登上了望樓,俯瞰天地間。
東西兩側遠處,還有一些起伏的山巒,但北方,則是一望無際的原野。
地勢可真平坦啊!
契丹人還在附近轉悠著,但大隊人馬已經消失不見了,或許前往牧地休整了吧。
這場仗,對他們而言,可真是一場煎熬。
大夏王師平平無奇的戰術,卻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你能看破,你能預見,但你無可奈何。
與此同時,石君立的心頭也浮現出一絲隱憂。
馬嗣勳雖然可惡,但他們這批投降早的梁人,確實混得不錯。此戰結束後,萬勝黃頭軍會不會被裁撤?軍隊被裁撤了,我怎麼辦?安排個刺史,一輩子到頭?
如果刺史就能滿足,我又何必打生打死?唉。
六月初七夜,黑矟軍大舉出營,攜帶十餘日食水,一路向東,直插契丹衙帳方向。
他們的動靜自然瞞不住日夜監視的契丹人,於是一場追逐戰開始了。
黑矟軍仗著馬多,甩脫了契丹人的追擊。在蛤蟪寨以東七十里的地方稍作停留後,繼續向東,路上甚至還碰到了一群正在放牧的契丹人,頓時衝上去廝殺一番,然後繼續向東。
契丹人圍追堵截,幾乎動用了數萬騎。
入夜之後,黑矟軍一部千餘人繼續向東,主力三千餘人趁著夜色的掩護,悄然向北,再往西。
初九,他們抵達了一片斷壁殘垣的靜蕃戍遺址。留下一部分人警戒後,主力開始搜尋附近的榆林,大肆砍伐之後,也不加工,就壘在破損、坍塌的土牆豁口處,形成了一處簡單的營地。
契丹人的動作稍微有些慢,到當天傍晚才追過來,黑矟軍甚至有時間讓幹完活的輔兵帶著馬遠走放牧——城內塞不下這麼多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