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txt下載全本精校版> 第三十九章 外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九章 外港 (3 / 3)

如今的長蘆縣,也就是一個沿河商業城鎮,僅此而已。

“你出任長蘆令後,首要之事便是保障北伐大軍供給。”邵樹德說道:“天雄、龍驤、義從三軍乃國之干城,糧草、器械供給絕不能斷。”

“遵旨。”李延古應道。

脫離軍職,擔任地方縣令,對他而言是一件好事。且不談他本就不太喜歡在軍中廝混,單就正七品上的長蘆令,就是很多人搶破腦袋也要爭奪的好位置了。畢竟,新科進士如果能授官,第一份職務也就是個從九品縣尉罷了。

“保障軍需的同時,徵發部分夫子送來滄州。”邵樹德又道:“浮水需要清淤疏浚,清池、鹽山、饒安諸縣都會派人。”

“遵旨。”李延古雖然有些擔憂,但還是應下了。

剛剛掃平滄景鎮,就要大肆徵發百姓,消耗民力,李延古還真擔心會引發民變。不過聖人的態度很堅決,冬天也確實是清淤疏浚河道的良機,錯過這個機會,就得再等一年,聖人顯然不願意等。

沒辦法,他說了算,聽從就是了。相信有這麼多大軍屯駐著,滄州百姓還不至於那麼沒有腦子。

浮水是一條流經滄州的河流,東入大海。位於浮水北岸的滄州由此成為了著名的航海港口,連通遼海周邊各地。

晉鹹康六年,石虎便欲從此地出發,運糧伐燕。

晉義熙十年,河間人褚匡向馮跋進言,從滄州出海,可至遼西臨渝,跋許之。

前唐之時,滄州更是供給平盧節度使各軍的後勤基地之一。

在那個年代,海船便是從滄州出發,順浮水而下,直入大海,開往遼西、遼東。

在邵樹德眼裡,滄景鎮的作用可比成德、河東之類大多了。這似乎是他與很多人格格不入的地方,因為他腦海裡的海洋思維太重了。

大夏新朝已有西都長安、東都洛陽,北都肯定也會有的。

曾經有一段時間,他猶豫過這個北都選址何處。

正常來說,選幽州無疑了,但他也很屬意滄州,因為其優越的海洋運輸條件。

而此時滄州的所轄範圍,也與後世不太一樣。唐代滄州大致包含後世滄州全境、天津南半部分、濱州一部,夏沿唐制,滄州的管轄範圍並未變更。

如果北都不作為主要都城存在的話,那麼搞一個沿海港口其實也不錯。基於這個標準,滄州其實就很不錯了,尤其是是北部就在後世的天津港一帶。

不過他現在放棄滄州作為北都的想法了。

都城,還是得選一些歷史名城為好。

歷史上的五代王朝,後梁是兩都,即西都洛陽、東都開封;後唐有三都,東都洛陽、西都長安、北都太原;後晉有東都開封、西都洛陽;後漢、後周與後晉同——魏州一度被升格為鄴都,但都罷廢了。

滄州,還差些火候,魏州和鄴城都比它有資格當北都。

不過,當不了北都,作為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商貿港口,滄州卻是合格的。未來他也會經常到北都理政,滄州北境可以修一個碼頭,作為幽州的外港存在,接收來自遼東、新羅、淮海乃至南方的物資,也是不錯的。

渤海這個大澡盆子,不好好利用太可惜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