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早上的時候,碼頭這邊還有幾十名守軍。在看到夏軍大隊殺來時一鬨而散。這些人,最大的作用不是守禦碼頭,而是維持秩序,兼且收稅,僅此而已。
碼頭上有不少力工,都是被抓來的。他們的工作是幫忙卸貨,就是至今還在近海停泊的諸多船隻上的糧食、武器、甲冑、傷藥、篷布等各類物資。
此外,還有一隊人昨天就出發了。沿著濡水前往入海口附近,負責給船隻拉縴。
嚴格來說,在東南風勁吹的情況下,不一定需要拉縴。但在夏秋季節交替的當下,風向有時候會發生變化,或者某天干脆無風,再加上河道本身存在一定的彎曲,因此保險起見,還是需要專門的縴夫,以策萬全。
“馬城縣可以丟,極端不利的情況下,千金冶也能丟,但碼頭不能丟。”範河看著略顯破敗的碼頭,感慨萬千。
他可以看得出來,碼頭已經不怎麼使用了。朽木隨處可見,木板多處斷裂,也不怎麼修繕,就那麼放在那裡,湊合著用了。
碼頭附近的堆場內,草長得老高,只有一小塊地方因為經常放置貨物,可以看出明顯的壓痕。
房屋也破破爛爛的,人員已經逃散一空。屋內擺設充斥著一股陳舊的氣息,甚至還多有短缺。
聽聞馬城的港口偶爾只有漁船下海,看來此言不虛。甚至於,漁船更多地從南邊入海口一帶的樂安鎮下海。
馬城浦大部分業務其實是內河運輸,主要是供給北邊軍需的。
樂安鎮是一個軍鎮,已經廢棄,即後世的樂亭縣,晉代時曾經十分興盛。
鹹康六年,“趙王虎命司、冀、青、徐、幽、並、雍七州之民五丁取三,四丁取二,合鄴城舊兵,滿五十萬,具船萬艘,自河通海,運谷千一百萬斛於樂安城……欲以擊燕。”
石虎遣人運了一千一百萬斛糧至樂安城,打算攻燕。還大肆徵兵五十萬,有點喪心病狂了。五丁取三、四丁取二,這種臨時拉來的農夫,不知道有什麼戰鬥力可言。
石虎與慕容氏的戰爭先不談,但在那會,樂安的港口條件確實相當不錯。
前唐建立後,省樂安縣,併入馬城,將一個沿海縣城撤往了內陸,更加註重內河(濡水)運輸。渤海海運,僅限於從滄州出發,浮海北上遼東,給平盧軍提供軍糧。
範河來之前仔細瞭解過這段歷史,對其知之甚詳。並且他還著重瞭解了樂安鎮、臨渝關兩個港口——是的,臨渝關從晉代時就有港口。
範河左看右看,又有遣兵大肆徵丁,修繕港口的衝動了。只不過平州人口太少了,地方又大,短時間內恐難以抓足。
“軍使,朱將軍特遣人來報,外海出現了自旅順起航的船隊。”突然之間,有親兵匆匆前來稟報。
“哦?趙王來了,他們在何處?”範河心中一喜,問道。
“據聞已在玉田縣南境。”親兵答道:“不過趙王本人正在外海。”
玉田縣?那是薊州屬縣。看樣子他們是直接登陸薊州了。
範河突然感覺有些蛋疼。按照最開始的計劃,從遼東出發的船隊直撲平州、薊州,攻佔這兩個地方,而他們則前往幽州登陸,直插敵人的核心。
但一場大風改變了一切,他們被吹散了,其中一部分在平州登陸,另外一部分還沒有訊息。如今在這裡碰上了趙王的部隊,實在有些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