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經吐槽過李克用漫無目的,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甚至就連朱全忠都經常多線開戰,也被他私下裡嘲諷。
但當他進軍中原的時候,居然活成了他曾經吐槽過的模樣。明明戰略是全取河南道,但還是悍然干涉魏博內部局勢,又開了一處戰場。
沒辦法,機會太好了,實在忍不住。當初朱全忠應該也是這樣想的吧?
“講和……”李克用有些遲疑。
他其實有點看不起契丹,主要是因為他們在戰場上表現很一般,讓他有些輕視。
但接觸這麼久,他多多少少也知道契丹的實力了:兵好像挺多的,器械很好,也有脫產的職業武人,不似一般遊牧部族。
被這樣一個勢力纏上,確實挺難受的。
“大王……”蓋寓提醒道。
“那就遣使過去談一談吧。”李克用擺了擺手,道:“這幾日我抓下機會,看看能不能再重創一下契丹,這樣談起來也方便。”
蓋寓無語。
他知道晉王還不死心,想徹底解決掉契丹這個隱患,一勞永逸,但人家不和你決戰,擺明了是誘敵深入之計,從匈奴那會起,草原人就喜歡玩這個戰術。
“別儘想好事。”李克用似乎知道蓋寓在想什麼,道:“這天下每個人都在網中掙扎。邵樹德又何止兩線作戰?他進軍魏博,已是三線,前後動用了二十萬軍隊。楊行密南有錢鏐,北有邵樹德,亦處於夾擊狀態。錢鏐北攻行密,南邊與福建也時有摩擦,動不動大軍對峙。李茂貞在蜀中,我看他也不輕鬆。單線作戰,可望不可及,別多想。”
“這天下的軍頭都太精明瞭……”蓋寓嘆道。
******
羅紹威一大早就起來了。
昨晚他睡了個好覺,因為李公全的部隊發生內訌,他帶著萬餘人逃回了博州。
眼見著形勢逐漸明朗,澶、貝、魏三州的官員、鎮將紛紛遣使而來,承認羅紹威為節度留後。甚至就連大將史仁遇都親自入城,表示恭順。
這是符合遊戲規則的。
河北三鎮的權力更迭,即便惡化到兵戎相見的地步,也很少拉鋸廝殺,總是以一方的迅速潰敗而告終,非常乾脆利落。
比如當年幽州李匡威率軍回師作亂,李可舉舉家自焚。城內無兵嗎?非也。大家不支援他了而已。
李匡籌驅逐兄長李匡威,只打了一仗,雙方加起來兵馬超過十萬,但傷亡並不大,最後以李匡威的手下叛變而告終。
樂從訓與羅弘信爭奪節度使,也只打了兩仗。樂從訓的三萬大軍第一仗還是好好打的,但被衙兵擊敗了,第二仗直接就是半推半就,將樂從訓賣給了羅弘信。大夥投降,繼續當兵,新帥既往不咎,還有賞賜。
一百多年下來,基本都有套路了。
司空頲、楊利二人斷言,過不了多久,博州又要發生內亂,李公全授首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