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未刪減txt下載> 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一章 戰略轉變 (3 / 3)

如果沒人約束,那可真是防不勝防,因為你連個對話的物件都沒有,去中心化的傳教體系,四處開花,更加麻煩。

不要高看官僚系統的能力。有可能教會在某個部落秘密傳播十幾年了,他們還不知道……

布哈拉還可以與西域進行貿易,流入大量金銀,促進西域的發展,吸引更多的中原百姓自發移民過去。

貿易是需要一個穩定環境的,也就是秩序。薩曼波斯可以約束各個部落,提供一個大體安定的環境,促進貿易,成為大夏的提款機。

因為不同的文化、制度和思維模式,布哈拉的存在還可以與中原進行文化碰撞,產生更多的火花,促進科學的發展,這一點也非常重要。

邵樹德不確定新朝雅政在將來會不會走樣,那麼時不時吹入一點新鮮空氣也是好的。傳統儒學士子,邵樹德覺得他們有可能會進行改變,自我進化,但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他不介意用外國人。

說白了就是競爭。

大夏的新學派系,對波斯沒那麼討厭,甚至有不少共同語言。比如明算科學子,天然喜歡與布哈拉的數學家們交流。這種交流帶來的積極意義是顯而易見的,波斯學者有可能會來中原定居、生活,做學術研究,如果有出色的,甚至可以授予官職。

儒家不改變,我就用全世界的人才,不一定要用你,就這麼簡單。

邵樹德簡單地說了一遍,三位宰相都有些高興。

從他們的角度出發,當然是反對繼續西征的。隴右已經有夫子逃亡,聚集叛亂了,雖然被州兵輕鬆鎮壓,但這是一個很不好的苗頭。

朝廷從各地徵收上來的錢財,流水般進入隴右、河西、安西三道,花費在了遙遠的征途上。這些財政收入,本來可以做更多事,結果用在戰爭和移民上,是否合理?

另者,武夫們透過戰爭,不斷立功,在朝堂上十分“得意”,是不是該壓制一下——對事不對人,純粹是資源的爭奪。

從陰暗的角度來講,開國快二十年了,禁軍仍然連續不斷地參加戰鬥,前有徵討室韋、阿保機,後有與波斯長達五年的戰爭,聖人不斷輪換各部,禁軍老兵大量退伍之後,新兵們漸漸練出來了,整體還維持著相當強橫的戰鬥力,這可不是好事啊……

武夫戰鬥力越強,他就越想打仗立功。

如果他不能打了,即便你讓他出徵,他都不太好意思,不想丟人現眼,戰敗擔責。

所以,政事堂肯定是不想打仗的,這毫無疑問。

“都明白了?”邵樹德看了三人一眼,說道:“明白了就好。戰爭一時半會還結束不了,但要做好轉變的準備了。西域需要人,什麼人都要。朕聞流放犯人還有少許發配至遼東,都停了吧,全部發往伊麗河谷。河南、河北諸州,有些地方的戶口增長太快了,多向外移民。若不願,讓各地州兵督促。苦一苦百姓,罵名我來背。一百年後,他們會感激朕的。”

“遵旨。”三位宰相應道。

毫無疑問,大夏朝的移民是比較“過分”的。有些地方承平二三十年了,人口增長極其緩慢,甚至還有所減少。

因為移民的事情,魏博動亂了多少次?州兵、禁軍殺得刀都捲刃了,才勉強壓住。

移民的百姓路上死了多少人?更是不好統計。

這就是“新朝雅政”,有苦有甜,冷暖自知。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