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未刪減txt下載> 第六十五章 分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五章 分化 (2 / 4)

……

回話的風格不太一樣。

比較文縐縐的是文臣,大大咧咧的就是武將了。

待眾人回話之聲稍止,邵樹德出言問道:“你們覺得該怎麼辦?”

眾人你看我,我看你,都在等一個人起頭。

陳誠地位最高,當仁不讓,直接說道:“臣以為,當多管齊下。”

“怎麼個多管齊下法?”邵樹德問道。

“南方廣闊,每及戰亂,都有北人南下,如衣冠南渡那次。”陳誠說道:“陛下曾言,湖南可養一兩千萬人,而今只有一百萬。湖北可養一兩千萬人,而今亦只有百萬上下。由此可見,南方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賬不是這麼算的。”邵樹德打斷了一下,道:“以湖南為例,它現在確實只能養一百萬,或者多一些,但最多兩三百萬,兩千萬人則不可能。要想養這麼多,你得進行開發,排幹沼澤、清除草甸、砍伐森林、修建道路、開挖溝渠、疏浚河道等等,只有這些都做到位了,湖南才能養更多人。”

清代為什麼人口那麼多?都說外來物種,其實並不是那麼回事。

玉米剛引入中國的時候,未經馴化,並不適應本地環境,又沒育種,故產量極低,還不如種植傳統農作物。

紅薯倒是有一些作用,將以往一些無法利用的丘陵給利用上了。

但這兩種農作物,在清代的種植比例不高,並不是糧食的主流。

之所以能養那麼多人,在於清代大規模興修農田水利設施,將一部分下田變成中田乃至上田,同時圍湖造田、砍伐森林,耕地面積大增,這才是主要原因。

邵樹德講的就是這回事。

湖南能養多少人,對應的是能夠穩定耕作的農田數量。在如今這會,大部蠻荒,到處是處女地,顯然養不了兩千萬人,最多兩百萬。

“臣知陛下之意。”陳誠說道:“臣只是指出,整個南方的空地還很多,可以容納非常多的人口。將來如果北方人口大增,田地不夠,可移民南下,緩解矛盾。”

邵樹德點了點頭,又道:“陳卿繼續說。”

“第二條辦法其實差不多。”陳誠說道:“臣聞遼東雖然天寒,但一年種一季還是不成問題的。又土多沃壤,畝收很高,或可大舉移民。”

“不錯。”邵樹德又點了點頭,道:“繼續。”

其實,攻滅契丹和渤海,算是邵樹德給大夏的續命之舉。

歷史上小冰河時期,遼國、金國在東北的屯墾人口卻大增。尤其是遼國上京地區,一度達到二百萬人,如今才十幾萬,簡直只是一個零頭——當然,遼國在上京的大開發,也造成了土地的沙漠化。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小冰河氣候導致遼澤收縮、退化,大量沼澤乾涸,湖底的淤泥十分肥沃,白白給契丹人送了不少農田。

至於天氣變冷的影響,大概就是渤海人曾經廣泛種植的水稻是不行了,得上其他農作物,比如黑麥、燕麥、糜子等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