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未刪減txt下載> 第三章 紅利之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章 紅利之三 (2 / 3)

「昨日道

中,我見得諸多蠻酋北上,朝廷可已打通關節?」趙觀禮還是很盡職的,這會就為東主開始了打聽。

「你說的是牂牁蠻酋長?」

「不止牂牁蠻,似乎還有昆明部落。」趙觀禮說道。

「趙判官是在打探王師何時借道邕州入安南?」趙匡明問道。

「正是。」趙觀禮說道:「如果黔南諸部皆降順,那麼此道通矣。不但通,沿途還能得糧肉補給,不再是畏途。」

從黔中到安南,是有驛道的。

簡單來說,從黔中道最西南的正州播州出發,往東南走七十里進入牂牁蠻境內的巴江鎮。此為前唐軍鎮,已廢,但卻已發展為一聚居地,人煙不少,適合補給。

從巴江鎮出發,一共有兩條路。

其一自牂州南循北盤江南下,進入西趙蠻境內—即剛剛被討平並置正州的地界—度入右江下行至邕州,又循左江而上,西南至交州。

其二由牂州東南行,沿著北盤江走,然後下紅水河,度入龍江,至宜州(今河池宜州區)。又東至柳州、桂州,然後南下交州。

這兩條道路,都是唐初侯弘仁主持開鑿。

「貞觀十三年(639)夏六月,渝州人侯弘仁自牂柯開道,經西趙,出邕州,以通交、桂,蠻、俚降者二萬八千餘戶。」

說是兩條道,其實只能走第一條。

這條路自牂州往西,約六百里至南寧州(今曲靖),一直是自三國至唐以來,中原王朝經營雲南之根據地。又西約三百里至昆彌國,唐置昆州,南詔置拓東城、善闡府。

黔中、五管看似蠻獠遍地,但其實沒那麼可怕。

安史之亂前,唐廷與南詔交兵多次,多在此補給、過兵。甚至唐朝建立前,還繞道黔中蠻境入湖南。

到了這會,聽聞馬殷也在向西發展。歷史上黔中南部的蠻獠曾大面積投降馬希範,一個湖南割據軍閥都能吸引蠻獠投靠,可見也不是什麼窮兇極惡之輩,說穿了都是想世襲當官的土霸王罷了。

只要你不動他們的利益,什麼都好說。

「葉帥還頂得住麼?」趙匡明低聲問道。

「若非有中使至邕州宣慰,葉帥早頂不住了。」趙觀禮說道。趙匡明啞然失笑。

這個趙判官倒也實誠,不過一想到他的身份,嘿嘿。趙觀禮到底在為誰當官,還兩說呢。「劉隱自取死路。」趙匡明嘆息道。

好好一個節度使,若像他們一樣獻地歸順,朝廷能虧待他嗎?不可能啊。結果還想著擴張,以為天高皇帝遠,朝廷很難料理到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