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苑之內,鼓聲一響,軍士們就如脫韁的野馬般衝了出去。
呃,有點辣眼睛。
沒有任何配合,就是衝,就是莽。我管你前面是什麼,衝到稻草人面前,木棓、鐵撾、鐵鐧、骨朵什麼的當頭砸下。
再看他們的陣型,已經歪歪扭扭,衝得快的領先七八步,衝得慢的還沒“接戰”。
坐在邵樹德身旁的蕭氏捂著嘴笑了。
她的小腹輕微隆起。
邵聖這幾個月臨幸她的次數,比過去二十年加起來還要多,似乎預示著態度的轉變。
各種姿勢通通解鎖,也不浪費子彈了,蕭氏可能得到了累計超過一百毫升的補品,體內已經孕育了生命。
邵樹德也笑了。他儘可能尋找對方的優點。
首先勇氣可嘉。面對敵人的千軍萬馬,不怕死,衝就完事了。
這種是極端艱苦生活條件的人常有的表現。
在他們的認知裡,死不是一件特別難以接受的事情,因為他們平日裡已經見慣了死亡:餓死、病死、凍死、打獵而死、部落仇殺而死等。
中原地區的百姓一度也出現過這種心態,比如多災多難的河南。
但經歷多年的和平後,新一代河南人即便還受到父輩影響,有一定的勇烈之氣,但可想而知這種悍不畏死的勇氣,會在和平的生活環境下不斷消磨,即每傳承一代,就丟失一部分,直到環境逆轉,再度塑造他們的勇武。
其次,邵樹德發現他們很聽話。
由大小頭人擔任軍官,說衝就衝,說停就停。這種服從性不是靠鞭子訓練能達到的,還源於深入骨髓的社會文化,你生活中的每一處細節都在提醒你尊卑有序,不要逾越。對統治者來說,這是非常好用的耗材,比禁軍武夫們容易滿足多了,後者是真的難伺候。
找了兩個優點之後,邵樹德也找不到太多了。
或許身材敦實算一個吧,有的人力氣大,有的人耐力好,有的人箭術精準等等,畢竟都是挑選的精銳,沒有一技之長是不可能的。
邵樹德老武夫了,花架子瞞不過他,一眼就能看出你有沒有用心選人。
“其實還行。”邵樹德評價道:“就是需得練一練軍陣、配合。”
“陛下聖明。”北衙樞密使楊爚說道。
邵樹德無奈道:“楊卿有空歌功頌德,不如多花點時間整訓蕃兵。”
楊爚也笑了,道:“其實無需多少時日,再有一年半載,陛下就會對他們刮目相看。”
“朕等著。”邵樹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