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未刪減txt下載> 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五章 父子與選擇 (3 / 3)

「安東府、瀋州當有不少歸德軍舊人吧?當年和咱們一個飯甑裡搶食吃的,殺人的手藝看樣子還沒退步。」

「冬天練練也好,總不能春天練吧?誤了農時不說,春暖花開能練出個屁名堂!能吃得苦中苦,方能為人上人,就該天寒地凍的時候練。」

「中朝大國,底蘊深不可測。便是地方鄉勇,也這般精銳。」

「哈哈,拔野古,這可不是土團鄉夫。看那邊,對,就是樹下的那些鎧甲,土團鄉夫一輩子也攢不出來。」

「唉,若不能出頭,我也自請為府兵,至少落得個自在。」

「你家祖還在,仕途順遂,擔心什麼?便是當府兵,也能混個校尉、都尉什麼的。」

宮廷衛士們在大內值守之時,規矩森嚴,話都不能多講。此番出京,可算能說個痛快了,又恰好見到了熟悉的軍旅景象,因此談興很濃。

盧鶴年站在雪原上,默默看著。

在中書省的時候,作為令史的他接觸到了很多檔籍資料。

瀋州有七縣,本來就三四萬人,多集中在白望縣,即契丹貴人菩薩蠻曾經的頭下軍州。朝廷克復此地,正式置州設縣後,整頓了一番,並遷移了部分漢地百姓,如今瀋州計有13400餘戶、65000餘口此為編戶之民。

除此之外,尚有渤海、靺鞨、契丹、奚、漢部曲15000餘戶、70000餘口,大部分都是俘虜了。其實瀋州在錢糧上並不能自給。

聖人北伐渤海,十萬大軍所需物資,大部分靠搶。為何如此不注意「王師形象」?其實也很簡單,儘可能省下錢糧給瀋州這些新設州郡用。

當然瀋州的條件也很好。平海軍以及徵發的民船,可自大遼水溯流而上,轉運成本極低,故儲備了大量軍事物資,其中糧食是最大一宗。

瀋州七縣,現在完全靠朝廷養著,且今明兩年還斷不了奶。

瀋州的府兵們,現在其實還是拿軍賞的募兵。12000軍額,實有11200餘,土地是足夠了,部曲的數量則遠遠不夠。

他們現在打獵得到的收穫,皮、筋之類的或可自己留著,但肉肯定要上繳,畢竟這會是朝廷在代管他們的部曲,每天都要吃飯,開銷極大。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朝廷不惜工本,大力開發遼東,路子是對的。前期投入越大,將來的收穫就越多、越快。

所有人都小看了這片土地的潛力,小看了聖人的決心。

此番面聖之後,或可得個官身。伯父建議在遼東道當縣令,此為老成持重之言。在別的地方當官,可沒遼東這麼容易吸引聖人的目光

但是選擇哪裡呢?

遼東道諸州,發展肯定是不同步的。就當前看來,龍泉府最富,戶口最多,當官最舒服—其實渤海五京都不錯,都挺舒服的。

渤海舊地之外,當數瀋州發展最快,將來甚至會超過龍泉府。原因也很簡單,它可以透過大遼水、遼海溝通中原,運輸十分便捷,能從朝廷那裡吃到更多的「奶」。

但在這種地方為官,做出成績別人會說是理所當然,做不出又要被詰難。與其這般還不如選個別處地方,比如鄚、蒙、郿、理等州。

還有時間,路上可慢慢權衡,慢慢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