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閏親手開啟,原來是一盒珍珠。
「賞給你了。」婆閏說道。
「謝夷離堇。」韓知古喜道:「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感想,但覺夏國兵馬眾多,甚是雄壯。」
「有多少?」婆閏問道。
他是述律部軍事上的***,姐姐述律平掌控的屬珊軍,也由他直接領導。但他以前沒和夏軍交過手,只聽契丹人說他們戰力不俗,敢打敢拼,不好對付。
「夷離堇,中原之兵,向來是很多的。」韓知古看了婆閏一眼,心中暗笑,已經想到了對策,於是說道:「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戎行總數為七十六萬八千餘人,;唐憲宗元和四年(809,‘中書敘錄諸道將士總八十八萬五千人,;唐穆宗長慶元年(821,‘長慶戶口凡三百三十五萬,而兵額又約九十九萬七百人,;而今怕是有百餘萬。」
335萬戶,養99萬兵,誇張了,隱戶肯定是大量存在的。
安史之亂後,正常狀態下是四五戶養一兵,兵民比例大概在25:1的樣子。
這個比例在其他朝代很難做到,即便做到了,也都是給口糧就行的低劣質量的兵馬。
但藩鎮割據時期,這個兵民比例,士兵的收入還很高,一年要花2024緡錢左右,裝備還不錯,披甲率比起盛唐時也差不到哪去。戰鬥力強勁,都是職業武人。
奧秘其實就在於你從哪裡徵稅,以及徵得到多少稅。
兩稅法推出之後,大唐收稅已經不按人頭來,而是按照名下田地數量、財產多寡來徵稅。德宗那會,甚至丈量整個長安的屋宇規制,估價徵稅。達官貴人們的房子又大又漂亮,交的稅那叫一個多。
也正因為如此朱泚之亂時,長安大部分公卿將帥都作壁上觀,也就中官們持械護駕,拼死一搏。
「這麼多?」婆閏聽了嚇一跳。
韓知古心中暗笑,他其實也不知道,只是胡謅一個數字罷了。若有人較真,就拿前唐時的軍額來說事。
「縱無百萬,八十萬還是有的。」韓知古說道。
婆閏的臉色有些不好看。兵又多又能打,這還能力敵嗎?
韓知古也在悄悄觀察婆閏的神情。見他有些不信、懷疑甚至是恐懼,心中有數了。
月理朵將屬珊軍託付給這個弟弟,看樣子所託非人啊。他的意志稍顯軟弱了一些,其實不是合格的統帥。
但換一個角度來想,似乎又很合理。
月理朵的掌控欲十分之強,若非婆閏性子偏軟,屬珊軍多半也不會給他統帶了。
這個女人,除了不是男兒身外,真的樣樣都比男兒厲害。
「可有蕭敵魯的訊息?」沉默了許久之後,婆閏問道。
韓知古心中大喜。
蕭敵魯是婆閏的哥哥,他這麼問,分明心中已有怯意。或許他自己還沒清晰地意識到,但關鍵時刻,或許就差那麼一份堅持下去的勇氣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