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晚唐浮生未刪減txt下載> 第十五章 耐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五章 耐心 (2 / 3)

泰山宮正門外有一道石階,站滿了隨駕而來的宮廷侍衛。他們仔細檢查了宮人的食盒,然後才將他們放進去。

僕固承恩默默計算著時間,謹慎控制著步速,待抵達偏殿門口時,聖人與宰相、樞密使們正好剛落座。

尚宮解氏向他點了點頭,僕固承恩不敢怠慢,一溜小跑,帶著宮人們進了偏殿。

“晉軍大致有兩路兵馬,其一是李克用親領之軍,走潞州,入邢洺磁,攻勢甚急。其二便是幽州方向過來的了,由幽州留守李存璋統率,據臧招討使稟報,眾至數萬,一路尾隨追擊,士氣高昂得很。”偏殿中響起了蒼老但厚重的聲音,僕固承恩不用看都知道,那是中書侍郎陳誠在說話。

他吩咐宮人將餐食取出來,一一置於各人案前,然後不敢逗留,行完禮後便退下去了。

“此東海之俊味,餚膳之至妙。陳侍郎不如暫歇,否則魚就被我等君臣分食乾淨了。”邵樹德開玩笑道。

陳誠亦笑,道:“石首鯗,可是好物。”

鯗(xiǎng)這個字,據聞是吳王闔閭發明,上美下魚,可見闔閭也很喜歡吃大黃魚。當然,作為中國沿海產量甚大的一種海魚,大黃魚受人追捧很正常。

到了宋時,范成大還記載:“以冰養魚,遂不敗。”即有人非要吃鮮魚,於是漁民們在捕到後,只能灑上冰塊,一路送至“吳郡”。

老實說,這有點奢侈了,也不知道當時誰在蘇州做官,要求這麼高。正常富貴人家,也就只能吃吃那種“粗鹽暴醃”,掛在桅杆上風乾的石首鯗了。

邵樹德專心對付著面前的鱈魚。切成段的鱈魚蒸得剛剛好,他吃得很歡快。

這種魚因為生活在較深的水域,古時候難以網捕。歐洲那片,從維京人開始,便是在海上釣。一條船上十幾根、幾十根魚竿,遠遠望去也是一番奇景。

釣上來的鱈魚往往長達一米左右,肚大溜圓,肉質鮮嫩。歐洲人捕了大概幾百年,把世界級的紐芬蘭漁場都給乾沒了,什麼絕戶網都用了,完全不管子孫後代的利益,據聞前後捕了幾十億條之多,造就了著名的“蛋白質紅利”時代。

工業革命時代歐洲人身高每百年增長十厘米,與蛋白質的大量攝入脫不開關係。與之相比,大清人口激增,遠超歐洲,但大夥只有紅薯吃,身高下降、瘦弱不堪,這種低質量的人口增長,真的很無謂,當兵都不合格。

“可惜不是鮮魚。”邵樹德嘆道:“朕是真想上平海軍的艦船,跟著他們一起出海。”

“陛下,不可啊!”裴贄立刻勸道。

邵樹德哈哈一笑,道:“朕戲言耳。”

裴贄這才放心,道:“海上風雲莫測,赤水軍可以出事,陛下萬萬不能出事。”

赤水軍將從登萊青分批登船,跨海攻擊幽州的事情,對重臣們來說不是秘密。裴贄還真怕聖人興致一起,便要跟著上船,那不是胡鬧麼?途中若出點事,這個新朝算是完了,沒有任何人能掌控局面。即便眾人還念著邵氏恩情,勉強保扶某位皇子登基,以如今的風氣來看,也必然會出亂子,二世而亡的可能性很大。

“陛下,說起出海之事,赤水軍已等待多時,不知何時可以動身?”樞密使楊爚問道。

“這事葛從周做主,朕不摻和。”邵樹德說道:“葛從周在前線,他最清楚晉軍的情況,我等貿然插手,恐不美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