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在這樣一一種情況下,晉人會輕易退兵嗎?
「晉軍步卒精銳已經被南
調了。康君立在石州左支右絀,倉皇失措,四處乞求援兵。晉陽無兵可調,可不就只能拆東牆補西牆了麼?」氏叔琮嗤笑聲:「晉兵確實不弱,但就那麼點人。你看這幾日攻城,都是些什麼面孔?贏兵罷了,你看不出來?
張全恩慚愧,他真沒注意。或許,這就是他只能在州里面廝混,而氏叔琮可以當一道都指揮使的原因吧。
城外突然響起了一陣鼓聲。張全恩猛然轉頭望去,卻見數千騎兵從山後面轉了出來。看他們盔甲精良、訓練有素的模樣,應是晉軍主力騎兵了。
這是要做什麼?騎兵攻城?張全恩不解。
「掩護步兵撤退。」氏叔琮小聲說了一句,匆匆下樓去了。
朔州城內有四千飛龍軍士卒。如果要追擊撤退的敵軍,必須要這幫大爺們出動。可一般人根本指揮不動他們,也就氏叔琮這種一道大員有那麼點可能了其實也難說,他是州兵系統,飛龍軍可是禁軍,再加上他的身份,有點尷尬,只能用鎮使的身份來硬壓了。
「對了。」臨下樓前,氏叔琮又叮囑了句:「今日得到訊息,安東府那邊打得不錯,契丹人可能要撤退了。如此一來,戰事便要出現大的變化,做好準備吧。
張全恩有些懵,不知道氏叔琮在說些什麼。
*****
燕昌城外,李嗣源、石善友二人帶著河東、幽州衙軍、大同鎮軍兩萬餘人,並大量土團鄉夫,填平了燕昌城外的壕溝,拆毀了羊馬牆,一路進至城下,展開了血腥的攻城戰。
對河東來說,燕昌城的存在實在太噁心了。
離雲州不遠,不過區區數十里罷了,阻擋了大同軍北上的路線或許騎兵可以過,但步兵及輜重部隊真的不行,長此以往,夏人在柔州就不會遭受毀滅性打擊,趕不跑。
而你既然趕不跑他們,時間長了,他可就要對你下手了。
晉軍斥候不斷傳回情報,最近兩年,柔州集寧縣戶口日增,官府興修水利,發放農具、種子租給牲畜,百姓大量種植黑麥,放牧牛羊,日漸興旺。
若非晉軍騎兵趁著深秋草木枯寒時節偷襲了幾次,讓夏人受到了程度不一的損失,他們的發展會更快。
再給他們幾年時間,柔州會發展成什麼樣,完全不敢想。
所以,這就是一個眼中釘肉中刺的存在,必須拔除,不然雲州難以安寢。
在李克用下定出兵的決心後,李嗣源、石善友二人立刻集結精兵,幾乎把雲州的土團鄉夫、蕃部丁壯搜刮一空,大舉北上,狠命圍攻。
燕昌不是什麼堅城,乃倉促築就,還是有機會的。
但攻了好幾天之後,李嗣源發現了不對:城內的守軍也太精悍了些,人數也不少。
八月十五夜,他親自審訊了抓獲的數名夏軍遊騎,才得知城內竟然駐屯了近萬兵馬,其中五千飛龍軍、五千陰山鎮兵。
至此,他知道這仗不好打了,根本沒有攻取的希望。